-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届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
2024.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
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
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经典往往暗含了传统的延续,也昭示着对于传统的突破。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创
作需要面对古典和五四两个传统。与政治上中国特色道路的寻找相呼应,抗战时期文
学正是通过对民族化和现代性的双面追求,在与两大文化传统的对话中诞生了超越五
四的经典之作。
古典文化在抗战时期文学中有大量的复活,较突出地表现为内容上对传统道德的肯定
和形式上对历史典故、诗词意象和传统文学形式的借用。这些传统文化因子增强了文
学的宣传效果。但仅此还不够,只有摒弃古典与五四的二元对立,充分展开对话,才
能把传统转化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并使它们成为想象性的存在,从而获得成为经典的
“原创魅力”。
思想上,抗战时期出于向文化传统寻找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促使文学在五四反叛传统
的地方重审传统。比如,与离家、反抗父权的五四情结不同,抗战时期文学对家园
意识的诠释、对家庭亲情的依恋、对家族文化的反思等恰恰成就了契合时代心理的民
族经典。《荷花淀》等小说在水淀荷香中表现乡妇农人的恋家与卫国的统一,表现底
层民众现代民族意识从思乡恋家中的觉醒。再如,与批判乡村的封闭、愚昧不同,《四
世同堂》《呼兰河传》等作品中的城镇意象,以及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都以农
业文明的生活场景勾连起了乡土中国的共同记忆,获得了不断流传的经典价值。
形式上,抗战时期特别关注古典文学形式的理论讨论,也是对战时民族主义心理诉求
的一种回应。强调中国小说作为“正史之余”的故事性、讨论诗化传统、分析中西文
学的各自优长等等,都表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西化进行补正的理论自觉。但创作中对
传统的简单回归并不能产生经典之作,而是需要实现中西文化的内在对接。流传一时
的新章回小说,如《吕梁英雄传》,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但过于趋旧,在出新
上折损了经典性。张爱玲小说通过古典意象、说书模式等传统方式与现代小说技术的
结合,将现代质素本土化。巴金的《寒夜》等作品采纳地域方言,精粹民族口语,实
现了对五四文学过于欧化的校正,集合了中西语言形式的优点,显得更素朴、更蕴藉。
抗战背景下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民族化回归是对五四的反拨与调整,也是五四思想武器
的现实运用。张爱玲谈及她创作背后的五四影响,说“只要有心理学家所谓民族回忆
这样东西,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
先锋文化只有在事后与主流文化融合才能被确认,五四文化正是经过本土化的过滤才
得到了整合,继而沉淀为传统的一部分。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现代性显而
易见是同作为过去了的过去的决裂,同时又把过去弹射进现在。”抗战时期文学中两
大传统的关系也应从这个思路来理解。在反叛中继承、在回归中超越,代代文学经典
正是在对话中生成、积淀,参与着文学传统的生长。
(摘编自张谦芬《对话: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流传》)
材料二:
孙犁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生涯时曾反复强调:“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
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记录。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因为它们
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由此可见,“抗战”这一在当时最重大的政治主
题,已然成为孙犁多数诗化小说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题旨,他以自己特有的腔调加入到
民族抗战的大合唱之中,完成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时代使命。为了实现这一
表达意图,孙犁在其充满诗意的抗战小说中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史传小说中较常见的
两大叙事策略:一是隐性的“正邪对比”原则,二是“夫唱妇随”的传统母题的现代
性转化。
在孙犁小说中,少有对日本侵略者形象的正面描写,作者在这些小说中着墨更多的还
是对人民的讴歌:颂扬他们的勇敢、顽强,礼赞他们的善良和淳朴,诗意地抒写夫妇
之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