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心包穿刺术在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室速应用与观察.docx

改良心包穿刺术在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室速应用与观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改良心包穿刺术在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室速应用与观察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观察经心包心外膜射频消融器质性室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自2011年10月至2015年7月,23例经皮穿刺心包行心外膜标测及消融手术患者,经剑突下心包穿刺后行心外膜或心内膜与心外膜联合行射频消融,术后观察心包穿刺并发症。结果:(1)基线资料:男13例,女10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3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未定型心肌病2例。LVEDd(mm)56±14,EF(%)49±9。

(2)并发症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100%,2例在穿刺中针尖刺破右心室壁,术后穿刺局部感染1例,穿刺局部瘙痒8例,心包积液引流不畅6例,心包填塞2例,胸腔积液2例,术后迷走反应3例,术后室速复发4例,同步电复律4例,冠脉损伤0例,膈神经损伤0例,死亡0例。结论:经剑突下心包穿刺术在经心外膜射频消融器质性室速中是安全的,有效的。

关键词:心包穿刺;心外膜;射频消融;并发症;防治

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器质性心脏病合并严重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目前治疗室速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研究发现【1-3】,有5%~30%的室速患者病灶可能起源于心外膜,通过传统心内膜标测与射频消融治疗无法成功,常需要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途径消融才能成功。国内目前能开展的中心不多,文献关于其术后的并发症防治报道甚少,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5年7月,对23例经皮穿刺心包行心外膜标测及消融手术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观察及防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基线资料:自2011年10月至2015年7月,本组共完成了23例经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标测与消融。

1.2改良心包穿刺术与射频消融术:

改良心包穿刺术:术前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穿刺选取经剑突下入路,局部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穿刺时可以分层推注造影剂,在穿刺过程中会有2-3次突破感,每次突破感后予以推注造影剂,可以显示膈肌及其附近组织,避免误入血管或损伤肝脏,待迅弥散后进入导丝,且不同体位投照,导丝在心包内无阻力形成大圈,表明进入心包腔。

射频消融术:在Carto3标测系统指导下行三维标测,射频消融前不停用正在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术中持续无创性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穿刺左侧股静脉于右心室心尖部放置4极标测导管,必要时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置人10极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采用盐水灌注导管(Navistar,BiosenseWebster,美国;IBI,St.JudeMedical,美国)进行标测和消融。对单形性、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室速患者,采用激动及拖带标测以确定消融靶点。若存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室速时,则采用基质及起搏标测策略,在区域内寻找兴趣电位(晚电位、碎裂电位、双电位、舒张期电位等)并做标记。消融室速出口、兴趣电位,并横断致密疤痕之间的峡部,或消融连接最低电压区至健康心室肌组织区或附近的解剖屏障,或在疤痕区边缘作包围式消融【4-6】。消融温度45度,每个消融点能量设定为30~40W,流量设定17~30ml/min。心外膜消融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消融靶点距离冠状动脉5mm。同时,高能量起搏以确定不能夺获膈神经。消融后,再次程序刺激(用或不用异丙肾上腺素)以验证消融效果。退出电极,拔出导管及鞘管,保留心包引流管。治疗过程顺利。平均治疗时长4.5~5h。

1.3术后处理:

治疗后返监护病房,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关注ST段变化及颈动脉搏动情况;保持心包引流管通畅,注意心包引流量及颜色等。对病程中未服用抗栓药物且术中进行心内膜消融的患者,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至少1个月。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完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表示,计数数据用构成比表示。

2、结果:

2.1患者基线资料资料:

男13例,年龄44.7±16.9岁,女10例,年龄42.5±11.9岁。扩张型心肌病11例,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3例,缺血性心肌病7例,未定型心肌病2例。术前用药情况:胺碘酮21例,-受体阻滞剂19例,Ic类抗心律失常药1例,ACEI/ARB19例,利尿剂19例。其中ICD植入3例。LVEDd(mm)56±14,EF(%)49±9,24小时室速发作阵次(次):7.1±3.8阵次。

2.2并发症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100%,2例在穿刺中针尖刺破右心室壁,术后穿刺局部感染1例,穿刺局部瘙痒8例,心包积液引流不畅6例,心包填塞2例,胸腔积液2例,术后迷走反应3例,术后室速复发4例,同步电复律4例,冠脉损伤0例,膈神经损伤0例,死亡0例。

3.讨论

文档评论(0)

139****2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