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与医疗卫生(原卷版).docxVIP

第12讲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与医疗卫生(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四: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穿部分)

第12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与医疗卫生

名目

考情分析

复习目标

网络构建

梳理猜测

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夯基·学问梳理】

学问点1历代户籍制度演化(选必一)

学问点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选必一)

学问点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选必一)

【提升·考向猜测】

考向1历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考点二中国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夯基·学问梳理】

学问点1中国古代的疫病(选必二)

学问点2中医药的成就(选必二)

学问点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选必二)

【提升·考向猜测】

考向1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真题感悟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历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3浙江卷选择题,2分

2023山东卷非选择题,15分

2021重庆卷非选择题,12分

新教材新添加内容,因此复习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总结归纳,考查方向是和基层组织挂钩,多加重视。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2023浙江卷选择题,2分

2021重庆卷选择题,3分

这部分内容是单独添加出来的,从之前的文化医学成就中分别,复习时候结合时事进行复习。

1、了解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变化,明确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影响。

2、关注中国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的进展,结合时政热点了解疫病和医学成就的关系。

考点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问点1:历代户籍制度演化(选必一)

战国

时期

①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②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方法编排户口。

③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秦朝

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①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特地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③政府为把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④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淌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隋唐

①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②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到1072年,为国家担当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上升。

元朝

元朝的户口类型,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

①清朝一般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减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

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依据肯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学问点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选必一)

1.基层组织形态

(1)秦汉时期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

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②影响: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历代社会治理

(1)秦汉: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

(2)唐朝: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4)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番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觉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学问点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选必一)

1.社会救济

(1)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难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主体:主体是把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帮助地位。

(3)措施:

汉朝

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整粮价

隋唐

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舞民间自置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宋朝以后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明清时期

慈善组织开头兴起,消灭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4)意义:为民众供应肯定的生活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拉伯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的 好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