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主要内容流行特征防治要点案例分析
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蜱是其主要传播媒介病死率较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2009年在我国首次发现报道的新发传染病概况
病原体2010年我国首次在世界上证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经病毒分离、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研究,证实为一种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新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m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基因组末端高度保守与裂谷热病毒氨基酸有30%同源性
地区分布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1-2016年,99.53%的SFTS病例分布在河南、湖北、山东、辽宁、安徽、江苏和浙江等7个省,但报告病例的县从98个增长到167个
时间分布2011-2016年,98.00%的SFTS病例发生在4-10月,但不同年份的SFTS发病月份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No.ofcasesProportion(%)No.ofcasesProportion(%)No.ofcasesProportion(%)No.ofcasesProportion(%)No.ofcasesProportion(%)No.ofcasesProportion(%)0-10.2200.0000.0050.4830.2300.0010-20.4320.3500.0080.7750.3810.0820-10.2250.8691.33131.26181.38201.5330-153.25203.45202.96232.22241.84392.9940-8919.319616.587911.6915715.1816812.8814411.0350-11224.3014625.2216925.0025624.7626120.0231524.1260-14331.0217029.3622833.7330829.7947436.3542232.3170-8518.4412221.0714221.0122021.2830523.3929722.7480-132.82183.11294.29444.26463.53685.21Total461100579100676100103410013041001306100年龄分布2011-2016年,91.57%的SFTS病例年龄在40-80岁之间,但不同年份病例的年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
流行病学人群分布: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病例主要为农民,占85%以上,中老年居多,50岁以上者约占80%,女性稍多于男性;发病季节:发病季节应为4-10月,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春夏季节,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地区分布:病例多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高度散发
发病机制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明确,蜱是可能传播媒介部分病例自述有蜱暴露史蜱中分离到病毒,序列分析表明,与人分离病毒同源性93-100%蜱的宿主动物(牛、羊、犬)中血清学检测阳性自然宿主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
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明确,可能为1-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病原学检查。核酸检测和血清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IgM抗体和IgG抗体
诊断标准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