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
何处有尘埃。
《坛经》
无在万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故称本
无,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夫人之所
滞,滞在未有。苟宅心本无,则斯累豁矣。夫
崇本可以息末者,盖此之谓也。
——《名僧传抄》
第八章屠行无常诸法无我
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佛教文化概说
第一节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
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乔达
摩·悉达多。释迦是族名,牟
尼是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
圣人”。依靠佛经记载的故事
推测,释迦牟尼是古迦毗罗卫
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释迦
牟尼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
等诸多苦痛,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在菩提树
下大彻大悟,遂创佛教,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
域一带传教,80岁时涅槃。
大英博物馆藏释迦牟尼复制像(上)佛祖讲经图(下)
佛是“佛陀”(梵语Buddha)的简称,意思
是“觉者”、“智者”,是“乘真如之道而来者”,简
称“如来”,故“如来”也是“佛”的别名。
佛教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佛教认为只有
佛祖一人成佛,其他信徒以成为阿罗汉最终脱
离轮回之苦、超生天界为最终目标;大乘佛教认
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
佛”。我国境内,傣族
信奉小乘,汉传、藏传佛教均属大乘佛教。
释尊涅槃后,弟子将释尊生前所说佛法记诵并编辑成经、律、论“三藏”,汇编成书,便称“大藏经”。其中以汉文大藏经对佛教以至世界文化影响最大,以近年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汉文卷为例,所收经律论总计多达4200余种,23000余卷。
元代释迦牟尼像(左下)释尊出家图(右上)
佛与佛经
佛教的基本教义认为人世有四圣
谛:苦、因(集)、灭(尽)、道,提出
“缘起论”和“四法印”的观点,认为“诸法因缘生”,“果从因生”,“因又有因,缘又有
缘”,“因果相续”,“诸行无常,诸法无
我”;认为“有漏皆苦,涅槃寂静”,人们总是被贪、嗔、痴“三毒”,以及慢、疑、恶见形成的“六根本烦恼”(称“漏”)所困扰,
使得人们的行为、言语、思想造出种种“业”,无可救药地在生死轮回,毫无休
止,生命始终不能摆脱生苦、老苦、病
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与所怨憎者会聚)、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等八种痛苦当中不得解脱,唯有从“无明”的懵
懂到相信佛法,以所谓“戒、定、慧”三学
修行方能涅槃。
敦煌壁画观世音像供养人张有成供奉
佛法
苦是指佛法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包括人生的全过程,都是无量之苦。
因或称集,是指佛法揭示了人们由于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根本烦恼”,还
有行为(身)、言语(口)、思想(意)“三业”
所造成的因果报应,使自己陷入了无休止的生死轮回的痛苦中。
灭是佛法指出只有信奉佛法最后达到涅槃,才是彻底实现苦的消灭的唯一出路;
道是佛教给信奉佛法者达到涅槃、实现
灭苦的一系列理论和具体方法。
唐代手绘观世音像
四圣谛:苦因灭道
所谓缘起,指“诸法因缘生”,或“诸法因缘而起”,“缘起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无造物主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由相互依存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而不是靠造物主。
无我指包括我在内的万物和宇宙世界没有主宰。
无常是指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的固定的状态。
无我、无常是佛法的真谛和总法则。
因果相续则指由因缘而产生的一切事和物,譬如流水一般,是永不间断的。
缘起论
唐卡:佛本生故事
依照缘起论的观点,只有通过了人生的四法才能圆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人生因果相续,刹那生灭。
诸法无我我和宇宙万物一样,所有事物都不是永恒的。
有漏皆苦三毒和慢疑恶见组成的“漏”是人生的六大烦恼,使人们有了“八苦”而不得解脱。
涅槃寂静懂得无常无我,知晓有漏皆苦,唯有笃信佛法,皈依佛门,刻苦修行,方能超越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满、永恒寂静、最有成就和最安静的境界。
敦煌壁画:执幡观音与供养人
四法印
身、口、意三业;定学
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
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
开小差地参悟佛理佛法;
慧学指按照闻、思、修的
程序,努力领悟佛法以洞彻
四谛的道理,达到无漏和正
常的解脱。
在佛教中,还有许多具体繁琐的修行法门,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
戒、定、慧三学明代维摩诘像(左下)观世音菩萨像(右上)
佛教认为要达到涅槃,就要研修佛法佛理,就
必须研究三藏中所有的佛教经典。具体的修行方法,
有所谓“戒、定、慧”三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