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新时期健康苏州建设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1999~新时期健康苏州建设策略

?

??

?

?

?

?

?

?

?

???

?

?

?

?

?

“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1]针对当地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实施针对性的健康行动,是健康城市建设应坚持的核心思路。苏州市在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健康诊断—制订计划—实施行动—评估提升”的建设思路。进入“十三五”以来,在科学诊断城市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市民疾病谱和死因谱,实施了以治病为主的健康市民“531”和健康市民“531”倍增、以防病为主的健康城市“531”、以监管为主的健康卫士“531”、以参与为主的健康场所“531”等行动计划,从党委政府健康优先的制度安排、相关部门健康促进的职责履行、卫生行业健康管理的有效供给、市民百姓健康主责的共建共享四个维度发挥主动健康的作用[2],城市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在2018年全国健康城市评价中,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一苏州居民主要健康状况

(一)苏州居民期望寿命

2019年,苏州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达到83.82岁,较健康城市建设起步之初的1999年(77.46岁)增加了6.36岁(见图1)。

图1苏州市1999~2019年人均期望寿命变化

(二)苏州市孕产妇死亡和婴儿死亡情况

2019年,苏州市孕产妇死亡率为6.59/10万,婴儿死亡率为2.18‰,较健康城市建设之初的1999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见图2)。

图21999~2019年苏州市孕产妇死亡和婴儿死亡情况变化

(三)苏州市主要慢性病发病情况

2019年,苏州市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报告24859例、缺血性心脏病报告17722例、脑卒中报告43127例、糖尿病报告35949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恶性肿瘤3.49‰、缺血性心脏病2.49‰、脑卒中6.05‰、糖尿病5.04‰(见图3)。

图32012~2019年苏州市户籍人口主要慢病发病率

(四)苏州市居民死亡及其死因构成情况

1.苏州市居民死亡率情况

2019年,苏州市居民死亡49283例,粗死亡率为691.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31.42/10万(见图4)。其中,男性死亡26270例,粗死亡率为753.8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6.72/10万;女性死亡23013例,粗死亡率为631.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56.41/10万。

图41999~2019年苏州市居民粗死亡率变化趋势

2.苏州市居民前五位死因构成情况

从2010~2019年苏州市户籍居民的死因谱和构成来看,前两位主要死因顺位没有变化,第三位和第四位主要死因占比呈下降趋势,心脏病占比由2010年的13.50%下降到2019年的11.10%,呼吸系统疾病由2010年的12.34%下降到10.54%,第五位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占比有所增长,从2010年的7.29%增长到了2019年的9.65%(见表1)

(五)苏州市民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地区健康状况,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是通行指标,这些指标与医疗卫生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居民生命习惯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苏州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不断增长,2019年达到83.82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首次超过上海。通俗地讲,期望寿命是指活得长,并不意味着健康地活着。苏州市目前还没有对全市的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做过监测和分析,但以苏州下辖县市级太仓市为例,2013年测算的出生时健康期望寿命仅为59.82岁,出生时的无失能期望寿命为77.60岁,出生时的无慢病期望寿命为63.97岁,与人均期望寿命的差距还很大。[3]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孕产妇死亡率也自2013年呈上升趋势。

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快速上升。[4]在重点慢性病发病方面,每年发病人数和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苏州市居民死亡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在死因构成方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据死因大部分,特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总数的75%以上,成为影响苏州市民健康的核心威胁,提示影响苏州市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在居民死因中排第五位,提示也应加强意外伤害的干预。而恶性肿瘤、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报告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提示应加强重点慢性病的早期干预,从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加大干预力度,以满足市民“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的美好健康诉求。

表12010~2019年苏州市户籍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构成

单位:%

顺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

文档评论(0)

180****9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