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2024李增援等烈士人物事迹(最佳5篇)
烈士们在历史上书写下可歌可泣的抱负故事,李增援的烈士事迹大家了解吗?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2024李增援等烈士人物事迹(最佳5篇),盼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关心。
李增援等烈士人物事迹精选篇1
李增援,原名李增园,字益三,亦称夷散、益安,1913年6月29日诞生在山东省莱芜县莱城区寨里镇太平街村(原莱芜县水北区)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亲李可训,在地方上颇出名望,任过区民团团长、联庄分会会长等职。因开小煤窑破产,卖田抵押,从今家道中落。李增援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7岁时,李增援开头接受启蒙教育,先后在太平街民办学校和陈家楼完小读书,成果优秀,老师同学都很喜爱他。后考入泰安三中(当时的山东省重点中学),因家境困难,缴不起学费,他只得转到莱芜县立中学读书。1928年学校毕业后,考入山东省曲阜师范。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革命书刊,是年底隐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秋之间,他参与了由学校隐秘党组织发动和组织的话剧《子见南子》的演出。
1931年,李增援考入北平华北高校美术专业。九一八事变后,他乐观参与北平同学的爱国运动。翌年秋,由于家庭经济衰败,无力交付学费,他被迫辍学,到济南北宛讲习所代课,利用各种机会向同学灌输革命思想。1933年2月,20岁的李增援插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二班级学习。当时,李增援所在的西洋画系主任倪贻德,既是一位西洋画家,又是左翼作家,思想很进步,所以该系的同学思想特殊活跃。当时,鲁迅提倡苏联的木刻艺术,西洋画系的一些进步同学主动成立了木刻小组。这个小组的同学,后来大都参与了革命。李增援对木刻也很有讨论,并发表过木刻作品。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期间,李增援的学费主要靠家乡李氏祠堂助学金供应。为了解决生活困难,他在假期里去补习班代课,贫困磨炼了他的意志,更激发他刻苦向上。他为人亲和,勤奋好学,成果优良。5个学期中,他的国文、美学、美术史、文学、西画、人体等各科成果都很好,在“品德”一栏,每学期都是“优”。
1935年7月,李增援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他们这一届的毕业纪念册,是由系主任倪贻德以及西洋画系毕业学员赵清阁(笔者注:赵清阁,女,闻名作家、编辑家、画家,1999年去世)编辑的。李增援所写的毕业论文——《艺术与文化建设之杂话》,得以载入该册中。在这篇文章里,李增援针对10位教授发表的《建设中国本位文化宣言》,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抨击了脱离实际、空谈文学艺术的滥调,宣扬了“左联”提出的“大众文化”的艺术观点。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竟敢向10位教授挑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不同凡响。这是李增援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在政治上、思想上成熟的标志。他写在毕业纪念册上“生而无臭,死而无闻!如斯而已!”的人生格言,使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形象跃然纸上。
李增援等烈士人物事迹精选篇2
王海纹怀着抱负与信念,用文艺做武器吹响了敌后抗战号角,牺牲时年仅17岁。时间流转,很多莘莘学子踏入鲁艺的校门,用他们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抱负信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气。
八十多年前,很多烈士无惧战火,生命在芳华戛然而止;新时代,盐阜儿女继承先烈遗志,以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一件旗袍”的故事仍在盐阜大地上传唱,而且故事背后的精神正吸引更多青年力气投身于强国建设。
如今,这部音乐剧已经培育了第三代鲁艺人,《华中鲁艺记》的传承是鲁艺青年月代相传的使命担当,我们有责任发扬新四军革命精神,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让红色歌曲时时传颂。
李增援等烈士人物事迹精选篇3
1936年,林心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她被调往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
1940年,国民党军第40师特务营进驻我游击区中心,对抗日游击队造成很大影响。于是,林心平奉命扮成失学青年投军到特务营。她教战士们识字、唱歌,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摸清了特务营的实力和活动规律。最终,在林心平的关心下,我军里应外合,不费一枪一弹,未伤一人,将特务营全部编入抗日游击队。林心平“虎胆英雄”之名因此远扬。
1942年,林心平在江苏儒林镇就医。殊不知,医铺当家人见利忘义,向敌人举报。随后,敌人包围了医铺。林心平躺在床上,听到枪响,立即起身抽出枕头下的手枪,一边进行反击,一边快速点火焚烧随身带的文件。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人对她实施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但未从她嘴中撬出半分有用的消息。气急败坏的敌人,在江苏宜兴将她杀害。
李增援等烈士人物事迹精选篇4
抗日战斗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消失了一位全国著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