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广西高职专业诊改研究与实践.docx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广西高职专业诊改研究与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广西高职专业诊改研究与实践

?

??

?

?

?

?

?

?

?

???

?

?

?

?

?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为何需要发展转型,它有转变的逻辑前提吗?它有转变的历史基础吗?转型的意义、方式和路径何在?这是我们面对这一选题必须要予以审视并回答的。先说说转型的历史铺垫和逻辑因由。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创新举措,也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剖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当前存在的培养质量评价整体性不高、教育体系呈现结构性失衡、管理体制存在制度性缺陷等主要问题,并从创新型技能人才需求、教育需求多样化、新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指出了高职教育在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矛盾,进而从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高职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拓展多元有效供给、加快高职院校多样化发展、创新分权治理模式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竞争;高职院校;改革分析

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改革创新发展的大逻辑。高职教育领域改革发展也不例外,因为高职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肩负着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事实上,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透视了对“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深刻把握及发展路向思考,指导着高职院校有效回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社会转型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已达1341所,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了1048万人,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的41.2%,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整体攀升到40.0%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需求。

1.供给侧改革思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

何谓“供给侧改革”?该概念是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的,随后官方在多个场合一再提到“供给侧改革”。在2016年全国两会的召开过程中,“供给侧改革”更是成为经济领域讨论最多的热门词汇。“供给侧”是针对“需求侧”而言的,它们分属于经济活动的两端。生产产品、提供产品的一端即为“供给侧”,其主体通常为企业、公司等;购买产品、消费产品的一端即为“需求侧”,其主体通常为顾客、消费者。“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产品生产、供应一端的改革,其主要体现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要素的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需求侧改革”就是针对购买、消费一端的改革,其主要体现为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扩大出口,刺激消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从过去一直推行的“需求侧改革”主导模式转向“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兼顾,以“供给侧改革”推动“需求侧改革”的模式。

2.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应建立由学校、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以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形成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2.1评价主体

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包括内部评价主体和外部评价主体两种。其中,学校、教师和学生三部分构成内部评价主体;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由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其家长、专业评价机构等构成外部评价主体,又称为第三方评价主体。内部评价指学校对专业与课程、教育管理与教学条件的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在校评价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外部评价中,行业企业从毕业生的思想修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毕业生及其家长作为教育亲历者,在第三方评价体系中也有重要的话语权,他们结合学生在校学习、毕业求职、从业体验三方面的感受,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等各方面进行评价。而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则通过对大量行业企业、毕业生以及相关各方的调查,综合各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能够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的评价报告,其评价结果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修订有更好的参考作用。各评价主体。

2.2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

本课题制订了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的高职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文档评论(0)

151****1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