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发展格局报道看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偏差.docx

从新发展格局报道看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偏差.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从“新发展格局”报道看跨文化传播的认知偏差

?

?

【内容提要】认知偏差是跨文化新闻传播需要应对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国际舆论环境日趋复杂,中国新闻的对外传播需要不断拓宽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发挥中国叙事的主场优势,创新报道方式,以拓宽海外受众观察中国发展实践的视角,弥补西方媒体以惯性思维与意识形态偏见带来的认知偏差。从事对外传播的国内媒体也需要对自身的认知惯性和局限保持敏感,不断拓展国际视角,提升中国叙事的感染力,让中国的发展实践和逻辑被更多海外受众所了解。此外,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舆论场,中国媒体应该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发挥增进了解、消除偏见的作用,为加强友好合作、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繁荣鼓与呼。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认知偏差惯性思维中国叙事

人们在感知自身和外部人事物时常常会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而使知觉结果出现失真。这种被称为“认知偏差”的现象其实不只局限在人际交往中,它在跨文化传播中也普遍存在。研究这一现象、努力缩小海外受众的认知偏差是做好中国对外报道面对的一个挑战,它有助于减少误读、增强共鸣、帮助海外读者更充分了解中国的发展愿景和发展进程。

为观察这种认知偏差,笔者梳理了过去一年来,路透社、美联社等媒体就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播发的20余篇报道,发现这些报道对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解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表现为三个方面:以中美角逐为背景、渲染中美脱钩;忽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特点,片面突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无视中国推动现代化进程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把推动科技创新打上技术争霸的标签。

事实上,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在2020年7月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

然而,在外媒的相关报道中,看不到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态以及“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的判断,也看不到中国“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的决心。为什么外媒笔下的中国与中国对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愿景相去甚远?这与西方媒体所秉持的价值观念有关,长期存在的思维定势又使报道视角不断固化,再加上对受众偏好的迎合,对中国的负面叙事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认知慣性。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布尔丁就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观点。他认为,人们总是在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价值观念下塑造国家形象,即使同一个国家,在持不同价值观念的媒体的“刻刀”下会形成截然不同的国家形象。②布尔丁还指出,对国家政策行动具有决定权的人们不是基于客观现实而是基于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做出回应;决定人们行为的其实是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而并非世界的真实面貌。③换句话说,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常常是基于彼此对对方的主观判断,如果一方基于自以为感受到的敌意来互动,即便另一方并无敌意,敌意也会增长。由于新闻报道对大众的观点和想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中,新闻媒体能否在报道中做出尽可能全面准确的认知变得至关重要。事实上,在新闻实践中,媒体的认知偏差总是会不同程度地传导到社会大众与政策制定者,而后者的认知偏差也会因媒体报道而得到强化。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中国取得的成就引发某些国家的不少焦虑乃至误读,再加上国际传播中,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传统习惯、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本来就会对受众的认知形成障碍,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外部舆论环境就更为复杂。如何向海外受众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解读好中国的文化理念和发展实践已成为对外传播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就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对外报道来说,要做好相关解读,减少海外受众的认知偏差,重点并不在于中外文报道的语言转换,而是要深入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阐述,明其要义,特别是政策制定的背景、意图和实践路径,在了解海外媒体与受众关切的基础上,创新传播方式,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从而增强中国叙事的说服力和亲和力。就具体实践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探索值得重视。

一、拓宽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弥补海外受众的认知偏差

在涉华新闻国际传播中,海外媒体占据母语优势,更熟悉其本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这使得他们的报道更容易被本国受众接受。相比而言,国内外宣媒体可更多发挥讲述中国故事的主场优势。对中国新闻,特别是国家大政方针出台的来龙去脉,国内媒体的解读会更符合中国实际。在西方媒体主导的国

文档评论(0)

183****97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