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16课《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docxVIP

五年级下册第16课《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教育精品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科书

书名: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知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物体的近大远小现象是人视觉的一种感受。理解物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粗远细、近实远虚等透视规律,知道什么是视平线、消失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制作与绘画实践等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透视知识提高学生得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用美术得眼光去认真观察周围得事物。

(2)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得欲望提升学生得审美素养逐步形成学生对西方绘

画艺术得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客观物象所呈现得近大远小得透视现象。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得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绘画得形式表现物体近大远小得透视现象。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欣赏小视频,你在视频中发现了什么?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视频中人物和汽车发生了近大远小的现象。

设计意图:简短的小视频中都包含了近大远小等透视现象,既引发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对比欣赏两张图片,哪张给你的空间感更强烈?为什么?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比观察后的结果,教师总结:这种现象叫透视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发现具有透视现象的小树林空间感更强烈。

出示5张照片,欣赏、观察,说一说这些图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师生互动:请学生分析图片中体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播放一个学生音频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观察图片,训练学生对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理解能力。

欣赏图片,草丛近大远小。你还能说一说图片中还有哪些透视现象吗?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上台找出其他透视现象。教师总结:大树近高远低、树干近粗远细、林荫小道近宽远窄、草丛近实远虚。

欣赏图片,人物近大远小。你还能说一说图片中还有哪些透视现象吗?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上台找出其他透视现象。教师总结:扶梯近高远低、台阶近宽远窄、人物近实远虚。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图片,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其他透视现象。

师生共同欣赏、总结常见的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知识点。

介绍两个新朋友:小游戏“找找我在哪里?”

、消失点:我叫消失点,随着视线的延伸,景物会逐渐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我,你能找到我吗?

师生互动:请同学上台画出消失点,教师标注。(出示2个学生演示视频)

、视平线:我叫视平线,是与你眼睛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平视时我与地平线重合。

师生互动:请同学上台画出视平线,教师标注。

你在生活中还见到了哪些透视现象?

师生互动:学生将平时自爱生活中见到的透视现象,上传至大屏幕,并进行解说。(播放4个学生音频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讲解,巩固知识点。

三、欣赏绘画作品中的透视现象

画家笔下的透视现象:

、欣赏吴冠中的油画《鲁迅故乡》。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鲁迅故乡》中的透视现象,教师总结:吴冠中的《鲁迅故乡》,用透视现象描绘了伟大的作家鲁迅美丽的家乡。

、欣赏霍贝玛的油画《村道》。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村道》中的透视现象,教师总结:霍贝玛的《村道》用透视现象描绘了一条寂静而又优美的乡间小道。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中外画家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到透视现象对绘画作品画面的重要性。

同学画笔下的透视现象,你认为最后一副作品中存在哪些透视问题?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欣赏同学们画笔下中的透视现象,寻找出最后一副作品中存在的透视问题(右边的楼房好像倒了,远处的云朵和飞机过于清晰、有些大)。(播放一个学生音频资料)

教师总结、注释:画面中的物体一定要和视平线垂直,远处的物体切记画的小而虚。空间感才会更强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艺术实践: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创作一幅有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绘画吧!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完成学习目标,掌握本课知识点。

作品展示

请同学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大屏幕,再进行自我评价。

师生互动:学生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

家装效果图和摄影作品中都运用倒了透视规律。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透视现象在生活中的美。教师总结: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仔细察看洱海边的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