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第24课《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穿井得一人

新课导入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和数字有关的视频吧!

新课导入在刚才观看的视频里,我们会发现:一个原本的内容,经过传播之后,就和它原本的样子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在古代也有发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

学习目标了解《吕氏春秋》的文学常识。积累词语,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故事的寓意,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走进作者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走进作品《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他的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该书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因此后人称它为杂家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

熟读课文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疏通文意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表承接打水浇田。汲,从井里取水等到开凿助词,的居住代词,他告诉得到,这里本义指节省听闻传播……的人有人听到(他说的话)就传播说:“有个姓丁的人开凿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外出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个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开凿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开凿水井得到一个人。”

疏通文意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知道、听说,这里指:使知道对,向代词,穿井得一人这件事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四处讲述这件事,使宋国国君也听闻了这件事。讲述居住在国都中的人派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丁氏对答说:回答代词,这件事向

疏通文意“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劳力不如得到,此实意为节省得到,此实意为发现在的定语后置标志求取像这样(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求取传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听到,此指传闻像这样听到“(开凿水井)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发现一个人。

文言知识一词多义于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一人之使()闻之于宋君()求闻之若此()之介词,向介词,在助词,的代词,指“穿井得一人”定语后置标志

文言知识古今异义(1)穿井得一人(2)国人道之(3)国人道之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古义:国都;今义:国家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文言知识词类活用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听到被动句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章节梳理开端发展结局第一层(1、2句)第二层(3、4句)第三层(5、6句)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写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一直传到国君那里。写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文本探知根据图示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丁氏闻而传之者宋君吾穿井得一人丁氏穿井得一人令人问之于丁氏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国人闻之于宋君

文本探知简要分析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交代故事背景,同时也交代了丁氏说“吾穿井得一人”的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文本探知国民听到丁家的传闻是什么反应?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特点?反应:“闻而传”,听到并传播。特点:群众容易盲从和轻信。

文本探知宋君听到丁家的传闻是什么反应?体现了宋君怎样的特点?反应:“令人问”,调查研究,获得真相。特点:不盲目轻信传言,调查研究,开明正直。

文本探知结尾一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收束全文,表达对故事的看法;在内容上,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文章主旨,简洁明了,画龙点睛。

文本探知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