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
李沛炫
摘要:通过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办法,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十大能力和十大素养,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能力课程设计
1.“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现状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不断推动经济形态演变,产生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首要的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通过多渠道辅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与当前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比较,我国的实践经验还不足,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规模、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方面缺乏研究,在建设团队、平台、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也呈现诸多问题。
1.1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仍旧不足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文化烘托氛围,但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1.2创客空间建设速度缓慢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空间设计要求较高,但目前通识教育阶段所需的空间、教学设施条件不足;孵化阶段所需的创客空间建设速度缓慢。
1.3成果转化为项目较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
依托各类创业大赛,学生成果纷纷涌现,但赛后成果仅有极少能过转化为创业项目。
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二课堂阶段;专创结合阶段;专创融合阶段。第二课堂阶段,是指以赛促教,采用专题讲座和创业训练营方式,针对部分有创业意向并积极参赛的学生开展。专创结合阶段,是指首先针对全院大一学生,以《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导入,进而在大二、大三开设选修课或精英班,普及创新意识,点对点进行创业辅导。专创融合阶段,是将双创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为企业解决难题,孵化创业项目,应用创新成果。同时,为中小企业者提供创业咨询等服务。
2.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九大能力、十大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开发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自身创业意识的加强,使其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进而能够构思和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人才培养能力、素养目标的深入研究(图1),有助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图1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培养9大能力、10大素养关系图
依照创新创业培养的九大能力、十大素养,在本校2017级药学专业2个班和2018级临床专业3个班开展教学研究试点工作。两年间,针对5个班230名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突破人才培養方案限制,采用翻转课堂,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必修导入、选修补充、企业介入、成果孵化,改革课程体系,收效明显。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
3.1通识双创教育阶段
设计双创教育课程的“334”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表现为由以前的《创业基础》单门课程改为《创新实训》+《创业基础》+《创业实践》3门课程体系;由第一学期16个学时的课程改为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第五学期“24+32+8”共计64学时的教学内容;由1学分改为“1.5+2+0.5”共计4学分的考核比重。“334”即为3门课程在3学期完成并占4学分。
3.2专业双创教育阶段
以选修课为主,开设精英训练营,绘制精英训练营课程地图如下(图2):
图2精英训练营课程地图
3.3师资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同步
师资按照“双创讲师—双创引导师—双创导师”3个层次进行培养,完成讲授基本课程、引导解决问题、辅导孵化项目的任务。建设由创新创业教师、企业高管和风险投资组成的三栖型导师库,分别从教育视角、政策环境视角、产业经营视角、资本投资视角理性的给予项目指导。
4.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丰富了职业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要素的问题研究,将关注基础教学要素拓展到关注人才创新创业素养,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更加强大的双创生力军。
参考文献:
[1]李冰,石晨迪.“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路径分析【J】.科研课题,2018(5):10.
[2]施星君.“互联网+”与“众创”背景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7(5):93-97.
[3]宋健.新道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淄博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2018.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