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情感;;
;如何判断意象的象征意义;如何解答意象类题目;04江苏;写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
五:借古迹古事即借古讽今。
如何判断意象的象征意义
如:竹----谦虚气节
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
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写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情感
如何判断意象的象征意义
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是“折
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06全国;
①这句诗写了……。(诗句串译或内容概
括)
②其中“×”表现了……;“××”表
现了……。(分析重点词语)。
③这句诗表现了……。(合成整体意境);表达意境常用词语;颔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想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颈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寂)意境。;05年高考全国乙卷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06年高考天津卷
凉州词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06年高考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王铠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铠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堪怜的画面。作者写这句并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二:情感和形象;考试中常见的情感形式有;5: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怨妇;所谓形象,指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
特殊形式,是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能激发人们想像的生活图景。文学作品中
的形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象”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的能够诉诸人的感
觉和感情、反映外在世界和人的内心生活的
一切感性形式。狭义的“形象”专指作品中
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这是一首(?)诗,作者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的形象。;??“竹窗斜漏补衣灯”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它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06年高考全国Ⅱ卷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04年高考全国Ⅳ卷试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设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情感
四个形象,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
1: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
问: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悲叹、洁身自
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如:竹----谦虚气节
能激发人们想像的生活图景。
三:借景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是“折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这首诗可分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
推断其意义.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这充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