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 课件 杨守义 第5--7章 信源编码----网络信息论初步 .pptx

《信息论与编码》 课件 杨守义 第5--7章 信源编码----网络信息论初步 .pptx

  1. 1、本文档共2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论与编码;2;3;4;5;6;7;;9;10;11;12;13;14;无记忆平稳信源平均符号熵为HL(X),对任意,只要

则当L足够大时,必可使译码差错概率小于δ;即可实现几乎无失真编码;

反之,当时,译码差错一定是有限值,而L足够大时,译码几乎必定出错。

;码字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大于信源序列输出的信息量,则可以使传输几乎无失真,当然条件是L足够大。

反之,当时,不可能构成无失真的编码,也就是不可能做一种编码器,能使收端译码时差错概率趋于零。

当时,则为临界状态,可能无失真,也可能有失真。

;L,,?,δ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给定的?和δ,多大的L算足够大?;如果给定差错概率上界δ,则?越小,要求的编码长度L就越大。L越大,编码器越复杂,且时延越大,在有时延要求的场合,往往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

增加?,可以减小对编码长度L的要求,但以牺牲编码效率为代价:;19;20;对例5-3中的信源,有8种不同的信源符号取值(a1~a8),如果用二进制序列来表示的话,每个符号需要3bit(3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8中不同的符号)。但由于不是等概率的,所以其熵H(X)=2.55bit,按照无失真定长信源编码定理,其极限编码长度是2.55bit,而,也就是说,只能表示5.856种不同的符号,其余的符号怎么办?

实际上,由于a1~a8中部分符号的概率较小,如果序列长度L足够大,则总有某种序列出现的概率足够小,对这些概率足够小的序列,如果不设计对应的编码码字,造成的错误概率也非常小。;22;23;24;25;若L=1,用二元定长编码(0,1)来构造一个即时码:x1→0,x2→1。

平均码长=1二元码符号/信源符号

编码效率为

输出的信息率为

;若对长度为L=2的信源序列进行变长编码,其即时码如表5-2所示。

;该码平均长度:

单符号平均码长:

编码效率为:

;

;

;31;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对于任意的D≥0和?>0,当信息率RR(D)时,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法,其译码失真小于或等于D+?,条件是编码的信源序列长度L足够长。

反之,如果RR(D),则无论采用什么编码方法,其译码失真必大于D。

;香农第三定理??一个存在性定理,它只说明一定存在一种满足要求的编码方法。至于如何寻找这种最佳压缩编码方法,定理中没有给出。

在实际应用中,该理论主要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1)符合实际信源的R(D)函数的计算相当困难;

(2)即使求得了符合实际的信息率失真函数,还需要研究采用何种编码方法,才能达到或接近极限值R(D)。;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7;48;;;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本章小结;66;67;68;第5章介绍了信源编码,是关于有效性的,第5章与第2章(第4章)是一条有效性主线;

本章将介绍信道编码,是关于可靠性的,第6章与第3章是一条可靠性主线。;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卷积码的编码;(n,k,L)卷积编码示意;卷积码的编码;卷积编码器的一般结构;卷积编码器的一般结构;卷积编码器的转移函数矩阵;卷积编码器的转移函数矩阵;例6-3某二元(3,1,2)卷积码的转移函数转移函数矩阵为G(D)=(1,1+D,1+D+D2),试画出其编码器电原理图。

该卷积码信息缓存矩阵为1×3,三维矩阵中的平面数目(L+1)为3,根据转移函数矩阵=(1,1+D,1+D+D2)可分解出三个平面(分别对应缓存矩阵的三列)对应的二维矩阵为:

G0=(1,1,1),G1=(0,1,1),G2=(0,0,1)

;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流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流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流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流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流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流图;卷积编码器的状态流图;卷积编码器的网格图;卷积编码器的网格图;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码的译码;卷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