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多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设计
?
??
?
?
?
?
?
?
?
???
?
?
?
?
?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根据通航论证报告,北航道桥梁单孔单向通航净宽不应小于68m,单孔双向通航净宽不应小于123m,净空高度不小于18m。综合经济适用的原则,最终按照三个通航孔设计,单个通航孔主跨跨径为110m。在保证主跨跨径的基础上,考虑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尽量满足边跨与通航孔跨径相匹配,从而达到功能、受力、景观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多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设计
引言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与其他桥梁相比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动力特性好、结构刚度大、伸缩缝少和行车舒适度高这几个方面,也正是因为如此,箱梁桥才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梁体开裂现象出现频率的逐渐增加,因此,以施工为切入点,围绕着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展开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1结构形式的选择
根据最高通航水位与通航净空的要求,北汊副航道桥主墩高度均在30m以上,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对变截面连续刚构与变截面连续箱梁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对比分析,在采用连续刚构的结构形式下,桥墩墩底在温度力下,最大拉应力达3.67MPa,桥墩基础产生较大不平衡力。对比两种方案,连续梁方案在静力计算中具有一定优势,桥墩在温度力下,承受较小不平衡力,梁体可自由伸缩,实现力的释放;刚构-连续梁方案在静力计算中,桥墩墩底承受一定拉应力,空心墩最不利荷载作用下产生1.78MPa拉应力。刚构-连续梁方案在动力计算中则显现出一定优势,通过桥墩固结,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由中间两个主墩分担纵向地震力,较大地减轻单个主墩的地震荷载;对于连续梁方案,由于三个主跨的主梁纵向地震力均由主墩承受,对结构基础较为不利。经过对比分析,考虑以下因素:连续梁方案在静力上具有较好优势,且主梁受力合理,结构体系统一;通过采用减隔震支座,将E1地震作用由固定墩承担;E2地震动下,通过减隔震支座,由多个桥墩的墩顶支座共同耗能,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抗震性能。最终选择连续梁方案为推荐方案。
2结构设计
2.1竖向预应力筋
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对箱梁桥所开展的设计工作中对竖向预应力筋进行合理应用,能够适当减少甚至彻底消除主拉应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力筋存在过短的情况,往往无法建立其有效的预应力,那么竖向预应力筋具有的作用也就无法在施工过程中被最大化地呈现出来。随着该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各单位均从施工工艺的角度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对反复3次张拉、超张拉等工艺加以应用,但是通过对某大桥进行随机抽检可以发现,无浆的竖向预应力筋占抽检数量的70%,不饱满的竖向预应力筋占抽检数量的12%,开孔流水的竖向预应力筋占抽检数量的38%,由此可以看出,导致有效预应力难以建立的原因并非仅仅局限在施工工艺这一个方面,以下两点内容也是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重视的:其一,对环向预应力筋加以应用。环向预应力筋的原理是通过对预应力程度进行加长的方式,建立起大量预应力,将竖向预应力筋具有的作用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主拉应力及剪应力自然会随之减少。对环向预应力筋进行设置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首先是将其和横向预应力筋相结合,在悬臂端点、梁底处对其进行设置,其次是在梁顶面对连接在一起的2根竖向力筋进行拉张,再完成相应的错位布置工作。其二,对整体锚垫板加以应用。锚具的作用是保持后张预应力并对预加应力进行传递,对整体锚垫板加以应用,就像是在梁上、梁下之间加入一幅夹板,在锚垫板中放入腹板,可以保证预应力经由垫板完成多点连续传递的工作,应力空白区的面积自然会得到减少乃至彻底消除,腹板具有的抗剪力以及纵向的整体性都会具有明显的提高。
2.2箱梁构造设计
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单箱双室截面,主梁顶宽20.25m,两侧翼缘宽均为3.75m,底宽12.75m,每幅桥面设单向2%的横坡。连续箱梁中跨墩顶支点处梁高7m,跨中处梁高为3m,梁高为二次抛物线渐变。顶板悬臂端厚20cm,距离端部2m处设置转折点,相应位置处顶板厚50cm,悬臂板根部厚75cm。箱室内顶板厚度32cm,顶板厚度不变,在支点位置处加厚至60cm。底板采用变厚度布置,支点处厚度为100cm,跨中厚度为30cm,采用二次抛物线渐变。为适应不同位置处截面剪力,共设置三种腹板厚度。支点处腹板厚度为110cm,自根部到0号块端部渐变至70cm,中部30m长度主梁为等厚腹板,随后两个节段,腹板渐变至50cm直至跨中。中腹板沿主梁横向中心线渐变,边腹板沿腹板外缘线渐变。
2.3纵向预应力筋
作为近几年兴起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纵向配直线束法之一,纵向预应力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设计、施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现状与对策.docx
- 尝试学习的原理、策略与实践.docx
-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分析.docx
- 分析预防性维修在手术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docx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微学习资源的调查研究.docx
-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平台功能发挥的优势、障碍与策略.docx
- 会东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x
- 《GB/T 44370-2024系统和软件工程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评估 可用性通用行业格式 用户需求说明》.pdf
- GB/T 44370-2024系统和软件工程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评估 可用性通用行业格式 用户需求说明.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4370-2024系统和软件工程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评估 可用性通用行业格式 用户需求说明.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233.4-2024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通用布缆 第4部分:住宅.pdf
- GB/T 18233.4-2024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通用布缆 第4部分:住宅.pdf
- GB/T 18978.210-2024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第210部分: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pdf
- 《GB/T 18978.210-2024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第210部分: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978.210-2024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第210部分: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pdf
- GB/T 16649.2-2024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 第2部分:带触点的卡 触点的尺寸和位置.pdf
- 《GB/T 16649.2-2024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 第2部分:带触点的卡 触点的尺寸和位置》.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649.2-2024识别卡 集成电路卡 第2部分:带触点的卡 触点的尺寸和位置.pdf
- GB/T 17889.4-2024梯子 第4部分:铰链梯.pdf
- 《GB/T 17889.4-2024梯子 第4部分:铰链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