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5 1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pdfVIP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5 1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

第1节第2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

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通过生长素的作用特点阐释生物学中适度与平衡观念,并运用这一观念分析和解决现实中

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生长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

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

1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

不催化细胞代谢,也不会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

的作用。

2.生理作用:

(1)细胞水平上: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

(2)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的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的。

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

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生长素的作用似乎就是“促进”。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

小组为单位思考下面问题?

1、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提示〗: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器官具

-10

有最适浓度。比如对根来说,A点(10mol/L)对应的浓度是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A点

2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

-8

(10mol/L)是“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分界点,A点之前都体现为促进,之后体现为抑制,A

点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提示〗:2、不同的器官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

-10-8-4

10mol/L,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是10mol/L,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是10mol/L。

3.作用特点:

具有两重性,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

有较大的差异。

(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

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芽茎。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具体体现——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2)原因:

(3)解除措施:摘除顶芽。

(4)应用:果树剪枝,棉花打顶。

5.具体体现——根的向地性:

3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

思维训练: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请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为什么?

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

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为什么?

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

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

形态学上端。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反思

4

文档评论(0)

玉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