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调补学.pdf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中医饮食调补学

中医中药学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防病治病做出了贡献。由于我国有辽阔的大地和海域,植物、动物和矿物等食物很丰

富,分类繁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不断认识,不断总结,并成为独特的

饮食调补理论。

中医饮食调补学是中医药学领域中新创立的一门学科。它历史悠久,是通过几千

年来,人民大众经历了无数次的亲身生活实践和历代医家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逐渐总

结发展而形成的,它积累了许许多多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广

大民众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历史上的医学家们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把这些饮食宜

忌的丰富经验不断上升到食医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完善。可以说,祖国医学理论是中

国传统饮食宜忌理论的基础,其中包含了(一)“食药同源”学说、(二)饮食物的

四气理论、(三)饮食物的五味学说、(四)食物归经理论、(五)“以脏补脏”学

说、(六)“发物”忌口论、(七)饮食宜忌的整体辨证观等内容。

第一节饮食调补学的概念

中医饮食调补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并利用食物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

中医饮食调补学主要是在食疗本草学的基础上充实、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的

基本内容可见于有关食疗本草之类的书籍,其次则散见于某些医书或中医临床书籍中,

如《本草求真》中所记载“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说明了“食疗”

或“食治”。意思是指利用食物来维护人的身体健康,辅助药物防病治病。

饮食调补离不开食物的性能和应用。食疗本草学则主要是研究各种食物的性能和

应用的学科,并涉及有关医学知识。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一卷既分类

1

介绍了果实、蔬菜、谷米、鸟兽及虫鱼的性能、应用,又在卷绪论中论述了食疗的意

义、原则和饮食宜忌。而如《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古

今医统大全》等书籍,均有饮食调补学的论述。饮食调补学历史悠久,但也被当今人

所重视,中医药和营养家们也在逐步开始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和利用,使饮食调补学在

维护人体身体健康,防病治病中发挥其作用。

第二节饮食调补学的起源与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摄取

食物来维持。人类为了生活与健康,必须寻找食物,并进一步认识食物,探索食物维

护健康以及治疗疾病的作用。从这一点说,自从有了人类,饮食调补就自觉或不自觉

地探索之中了。故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之传说。

自夏朝(公元前21~前16世纪)发明了发酵酿酒后,到了殷商朝代,我国酿酒

和酒的应用已经普遍。酒,除了供饮用外,还广泛用于医药。医用汤液在当时也从烹

调中产生出来。可见此时中医饮食调补已经萌芽。西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专管饮食

调补官职的“食医”,专做帝王的饮食调补保健工作,膳食的制作已向多样化的发展,

饮食调补的理论随着饮食调补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逐渐产生。战国时期(公元前2

世纪)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除了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

疾病诊断和预防等问题外,还对饮食调补提出不少正确的论述。如《素问·五常政大

论》又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它既说明了用药的同时辅以食疗的重要性,又

说明了各类食物都需要摄取。此外,《黄帝内经》中还论述了脏腑生理特性和食物的

性味关系,以及对饮食性味的选择与配合等,为饮食调补学确定了基本原则。如《五

脏生成篇》指出:“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

甘;黑当肾,咸。”又指出:“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

2

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

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五脏之

气也”。

东汉(25-220年)末年产生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

现存的各版本是经明清以来学者考订、辑佚、整理而成。全书共三卷,载药315

文档评论(0)

175****11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