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基于“实践育人”的小学生明辨能力培养研究
?
?
陈柳霞
摘要:明辨也称“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良好的科学品质,也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精神,更是人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品质。没有明辨,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本文从“实践育人”角度,从转变观念、家校互动、课堂模式、实践行动四个方面研究了培养小学生明辨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明辨能力;培养策略
:G623.15??????:A?:1006-3315(2021)4-046-002
一、明辨的内涵与意义
明辨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做出主张的思考,也称“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个人判断的思维技能。目的在于获得理解、评估观点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但是,明辨并不是代表否定性的,而是通过明辨思维的培养来训练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创新性。所以对于明辨思维的内涵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和理解。
质疑、明辨、求真是科学精神所需要的品格要求,是创新和进步的前提要求,也是新时代我国的发展和各种国内外新思潮冲突下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科学追求的精神品质,知行合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性的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可以说“批判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
二、中国学生明辨能力的现状
从资料显示,2012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中,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堂上提问或参与讨论,只有10%的学生课堂经常提问。在一篇《由孔融让梨故事在中美学生中的不同遭遇看批判性思维》的报告显示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严重欠缺,几乎没有对故事本身提出异议的。
从下发的小学生问卷中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课堂上很少有对老师所说提出质疑的;(2)即便有些学生有疑问也很少会主动提出或羞于表达;(3)绝大部分的教师不喜欢或者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或异议,理由多为影响课堂秩序;(4)部分学生在家经常跟父母争辩,但是在校往往变身“乖宝宝”。(5)有些学生喜欢跟老师、跟父母辩论,但是往往以“抬杠”或者“乱插嘴”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被人接受。
从对大学生和小学生的报告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1)我国学生明辨性思维的严重欠缺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教学风格有关,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我们还是缺少这样一种向权威、向老师提出异议的行为,尽管在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但是这方面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的;(2)进入新时期,很多学生也表现出自主意识,有自己行为思想的考量,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往往把一些好的质疑、明辨的品质外化为无理取闹的行径,在校为表现为课上抬杠、乱插嘴,缺乏一种有效的能力的培养。
因此,通过有效的途径,从实践的角度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明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明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去辨别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学生的明辨能力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去培养,实践也是促使多方去转变观念、探索方式、养成明辨思维意识的一种方式,通过做去推动转变和进程。因而我们要以“实践育人”的方式去培养小学生的明辨能力。
1.动员师生,转变传统教育和理念
要具备质疑明辨的科学精神,首先应该破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模式,以“育人”为重点,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明辨、勇于创造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明辨能力提供实际的学术氛围。
(1)树立“引路人”意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方法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学生,我们要从知识传授者这个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把重心放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激发者上。学生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需要通过自己的建构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个建构过程中就会存在疑问,需要老师发挥好“引路人”的作用,对学生可能的疑问答疑解惑,或者对学生提出的异议存包容态度,切实做好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引路人角色。
(2)创设“讨论自由”氛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不断地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势必会有人对已有的知识体系、知识内容产生质疑或批判,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对这样一些不同的声音进行掩盖、进行否认,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便不会再提出异议,那么思维就不能迸发出不同,创新力就会受到抑制。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当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讨论,应当允许学生与自己的观念存在不同,应当允许班级里存在不同的声音和想法。学生们有了问题以后,就想要找出一個比较令其满意的解答,在求解的过程中学生们相互讨论,相互辨别,相互协作,通常会得到了有效的答案,进而产生了新的想法。
(3)提高自身明辨思维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