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绝句管窥.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句管窥

苦竹编撰

绝句流源

今人对绝句之误解,最常见者有二:一为浅易。以为绝句字数最少,乃近体诗中最易学写一类。且有不少初学者亦都以绝句入手。今人袁行需在其《新编千家诗序》中亦言:“为了便于儿童由浅入深地诵习,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这种顺序编排。”其实不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亦讲: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於此。如李义山忧唐之衰云:“夕阳无限好,其奈近黄昏,”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如:“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如:“莺花啼又笑,毕竞是谁春。”唐人《钢雀台》云:“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寄边衣》云:“寄到玉关应万里,戌人犹在玉关西。”《折杨柳》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皆佳句也。如介甫云:“更无一片桃花在,为问春归有底忙,”“衹是虫声已无梦,三更桐叶强知秋,“百啭黄鹂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暗香一阵风吹起,知有蔷藏消底花。”不减唐人,然鲜有四句全好者。杜牧之云:“清江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唐人云:“树头对尾声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韩堡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蔷薇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介甫云:“水际柴扉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东坡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四句皆好矣。所以,学诗之顺序应是: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五绝。二为后成。明清不少诗家认为绝句乃律诗之截取一部,先有律诗而后有绝句。如《诗法源流》云:绝句者,截句也,如后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前四句;前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后四句;皆对者,是截中四句;皆不对者,则截前后各两句也。其实不然,从绝句之起始流源看,五绝始于汉,七绝始于南朝之宋。而五律始于魏,七律始于南朝之梁,故绝、律并不同源,且绝还早于律。许学夷在其《诗源辩体》中考曰:“古诗五言四句如采葵莫伤根、南山一树桂二篇,格甚高古,语甚浑朴,有天成之妙,此五言绝之始也。”“明远七言四句,有夜听妓一篇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语皆绮艳,而声调全乖,然实七言绝之始也。”“五言四句,其来既远。至王、杨、卢、骆,律虽未纯,而语多雅正,其声律尽纯者,则亦可为绝句之正宗也。上承梁简文、庾肩吾五言四句,转进至太白、王、孟五言绝。”“七言四句始于鲍明远、刘孝威、梁简文、庾信、江总。至王、卢、骆三子,律犹未纯,语犹苍莽,其维伟处则初唐本相也。转进至杜、沈、宋三子七言绝。”

绝句格律

绝句正律为:平脚句的倒数第三字一定为仄(拗救除外),仄脚句的倒数第三字一定为平(拗句除外)。根据起句的第二字平仄区别,又可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种。

七绝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仄起式,在七绝格律的基础上减去前(顶节)两字。粗体字为可平可仄。

七绝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平起式,在七绝格律的基础上减去前(顶节)两字。粗体字为可平可仄。

拗句与拗救

前文虽罗列了绝句之标准格律,然遍览《唐诗三百首》,完全符合标准格律者,却家寥无几。五绝唯李端《听筝》一首,七绝亦唯柳中庸《征人怨》一首。平仄失位或律拗句式则更为普遍。以下为常见拗句与拗救方法:

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三字是不能仄的,如果用仄,便是诗病“犯孤平”,成了拗句,这类拗句一定要拗救,也就是将本句中的第五字改为平来自救。如: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

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中,第五字易平為仄,即成拗句。此種句型本句不能自救,须以封句相救。如: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来。此句型中还有第六字用了仄(或是五六都用了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对句须仄仄平平平仄平相救。如;遠送從此别,青山空復情。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第五字与第六字互换,改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此種句式,为半拗,可不救。前人詩中屡屡見之,故典其謂之拗,毋家稱做另一種“定式”更為恰當。如: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还有一种拗句,清董文涣《聲調四語》云:唯上句三字拗仄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速平亦無夹平之病。若再拗首字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

文档评论(0)

yanxiaosa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