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弱势生干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初中体育弱势生干预研究

?

??

?

?

?

?

?

?

?

???

?

?

?

?

?

摘要:新课改后,体育纳入了中考。学生能否在体育项目上取得理想成绩对其将来学业发展影响深远——本文所论的“弱势生”,是指身体机能健康正常,但在基础体育项目上存在弱项的学生群体。本文对这个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干预其提升运动成绩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弱势生;干预;教学

本文所谓的初中体育“弱势生”,是指身体健康、运动机能正常,但体育运动主动性差、成绩不佳的学生群体——体育教学主要目的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不可回避的是,新课改后,体育纳入了中考且占有不小分值。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心健康,但运动成绩较差,好的仅勉强及格。从功利上说,体育成绩不理想将直接影响其今后学业发展。因而,我们需要研究,怎样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干预,以使其在体育项目上取得最理想的成绩。

1.弱势生的形成

1.1发展理念问题

课改前,体育成绩没有纳入中考。长期以来,家庭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较低,而且普遍对“健康”的认知不够科学。“以胖为美”的理念较为盛行。在这种理念惯性之下,轻视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根本上消除。此外,由于学业发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唯分数论”观念在素养教育目标下仍然有很大市场,而中考体育分值相对较少,获得这些分数需要消耗的时间又较多。这样一来,仍然有不少家长和学生不够重视体育。

1.2生活习惯影响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大多家庭已经进入智能化生活情态。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吸引了学生的精力。由于对体育的兴趣度远不如对玩电子游戏的兴趣高,学生将大量课余时间消耗在电子设备上。

1.3运动自信缺位

“弱势生”通常较少有意进行体育锻炼,肌肉力量、运动协调性、运动意志品质等方面较差。因而在体育活动中往往与其他学生有明显差距。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自尊心较强,怕被同学嘲笑,就更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如此,就进入了一个自信的恶性循环。

1.4教学策略失当

对这些学生来说,运动基础素养较差,采用通常的教学方法作用不突出。这些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学训练的节奏、完不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量。此外,“弱势生”其实大多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处于绝对弱势,在跑、跳、投三个基础方向上,有其明显的弱势,也有其明显优势。比如体形较胖的学生,绝大多数在投掷项目占有绝对优势——而教师不考虑这些学生的特殊性,不设计针对性举措,干预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2.弱势生的干预

2.1加强意识教育

体育课本来是有理论和意识教育内容的,但实际教学中,大多体育教师对这方面的教学极度轻视。这也是造成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认知偏颇的原因之一。对于弱势生来说,运动素养是难题,但入门的抓手,却应从意识开始。只有自身摆正了体育观,才可能真正去主动参与。这项工作,教师除了注意对学生、家长宣讲体育锻炼的价值(包括功利的分数价值)外,可以尝试以分组对照体验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用事实证明每天规范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没有下降,反而会提升成绩和精神状态——当然,这种对照体验干预法不宜在最后一个学年开展,应尽早施行。

2.2激发运动兴趣

弱势生普遍对体育活动缺少兴趣,能不活动就不活动。要想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必须要激发其对体育的兴趣,使之将兴趣点由电子游戏等转移到体育上来。也就是要让体育比其他课余活动更有吸引力。这一点,除了下面要探讨的培养学生运动自信之外,教师可以采用增加体育训练趣味性的方法。比如立定跳远的训练,不要仅让学生反复在原地枯燥地跳。可经常变化着形式——如跳台阶、跳障碍、跳远接力等。让学生在训练中始终保持新鲜感。

2.3培养运动自信

培养弱势生的运动自信,使之有信心提升运动成绩,必须针对个体进行设计。第一,前面探讨过,弱势生通常会有自己的优势项目。教师应注意有意彰显其优势。通过表扬或专门组织其优势项目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建立运动自信。这种对单项的自信往往可以使之放下排斥参与其他项目的心理,完成信心迁移;第二,多采用过程性评价,少用结果性评价。不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而强调其运动态度、精神品质以及纵向的个人进步。

2.4实施个性指导

弱势生的体育发展特征是各项目发展明显不均衡。而体育教师因为组织教学是以班为单位,往往会采用均衡教学策略——今天练跑、明天练跳……但对弱势生来说,其强势项目提升空间有限,而又没有时间获得更集中的弱项训练和指导。因而,对弱势学生,应根据其个人特征进行差别性的个性训练和指导。比如一名学生投掷上得满分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在其他学生训练投掷时,可让其在训练两次之后即进行自己的弱项训练。这样集中力量重点突击训练其弱项的干预策略,效果非常好。

以上,基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及体育应试的需求,对“弱势生”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5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