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基于视知觉原理的音频可视化设计研究
?
?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与新媒体行业发展、流行音乐盛行,导致音乐风格本就不被青年人青睐的楚州十番锣鼓逐渐萧条,甚至绝迹,其传承人与参与者更是老龄化严重。基于此,本文追根溯源、分析现状,并根据楚州十番锣鼓的风格特色,在视知觉原理的指导下,将其与目前新兴的音频可视化方式相结合,同时,以海报为载体,旨在将楚州十番锣鼓重新引入大众视野,激发大众的喜爱之情,推动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楚州十番锣鼓;视知觉原理;音频可视化
:G623.71:A:1004-9436(2021)15-0-02
1楚州十番鑼鼓历史概况
1.1楚州十番锣鼓概述
清朝时期,只要是官员举行庆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都会有十番锣鼓的身影,十番锣鼓成为上层贵族庆典等重要活动中特有的存在。在此之后,著名的民间作曲家孙育卿在音乐类型的研究中将昆曲与楚州地方特色相结合,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楚州十番锣鼓[1],又称“武昆”。
楚州十番锣鼓根据演奏形式分为“素锣鼓”和兼用管弦乐器的“荤锣鼓”两类[2],演出形式也分文场和武场。各个场次类别也都乐趣横生,深受百姓的喜爱。
1.2楚州十番锣鼓与漕运
楚州十番锣鼓的发展离不开漕运总督府。说到漕运总督府,又可追溯到隋朝时期的大运河开凿,它的存在推动了漕运的诞生。两宋时代,黄河改道,楚州成了三河的交汇处,同时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到了明清时期,淮安更是一度成了运河线上的政治管理中心[3]。而西方列国的入侵,致使其渐渐消失。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漕运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淮安楚州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更使得一批如王家营、河下等城镇兴起,还孕育出了楚州十番锣鼓。若不是漕运,苏南地区的十番锣鼓又怎会影响淮安楚州区域,只为宫廷演奏的昆曲又怎会传到平常百姓家。2019年11月,淮安市淮安区文化馆获得了“楚州十番锣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该文化馆坐落于河下古镇旁。
1.3楚州十番锣鼓与宗教的联系
据记载,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楚州,这里坐落着许多寺庙。其中,龙兴寺最为有名。不论是祈求家人身体健康还是希望事事顺遂,人们都会来这里上香。历史上,佛教音乐内涵丰富,流传下来很多作品,《大悲咒》是目前最典型的曲目之一。其中,也有楚州十番锣鼓乐器的身影,如木鱼、号筒。
秦汉时期,道教传到了楚州,并于晋代蓬勃发展。紫霄宫、玄妙关等道观也是在那时所建。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道教的出现。在那时,每年都有十余次的庙会,比较著名的有高神庙会、东岳庙会、河下都天庙会和河北小都天会,每到这时,各个堂子都会带人进行表演,场面气派宏大,令人难以忘怀。
由此看来,佛教与道教赋予了楚州十番锣鼓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不仅如此,两大宗教使用的乐器也跟楚州十番锣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4楚州十番锣鼓风格特色
楚州十番锣鼓风格独特,受楚州当地风俗、语言、环境等影响,最早是宫廷音乐,十件打击乐的参与,更使它带有独特的音律韵味,其节奏以行板、慢板、锣鼓、声卡和音效为主[4]。楚州十番锣鼓拥有楚州当地丰富的人文内涵;锣鼓点子节奏平稳流畅;文本贴近生活,意义深刻而清晰。其中,《咏花》《咏蝶》反映了古代城池园林般的生态环境,《金盆捞月》则是劝导男子要诚实可靠,不要去青柳之地。十番锣鼓中的点子缓慢而稳健,层次递进,听起来典雅至极。融入了昆曲的楚州十番锣鼓,更是独树一帜。
楚州十番锣鼓的另一个风格特色是武场的演奏形式,艺人身穿统一服饰、佩戴帽子,边走边演奏,另伴有踩高跷、打莲枪等,热闹非凡。搜寻楚州十番锣鼓乐器图片,丝竹管弦乐尤多,打击乐次之。
1.5楚州十番锣鼓传承谱系
楚州十番锣鼓的第一代创始人是孙毓卿,第二代传承人是丁健刚、丁健科兄弟,第三代传承人是陈宝富,第四代传承人是周宝洪,目前周老已有56岁,仍没有新一代传承人出现。由此可见,在传承方面,楚州十番锣鼓人脉单薄,且老龄化严重,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楚州十番锣鼓,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6楚州十番锣鼓现状
根据对楚州十番锣鼓的调研,笔者发现,楚州十番锣鼓逐渐萧条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第一,楚州十番锣鼓与当代年轻人所追求的主流文化并不相关,加之互联网与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促使流行音乐盛行,进一步加剧了楚州十番锣鼓的萧条。
第二,项目保护与传承,缺乏创新意识,没有除音乐以外的衍生产品。
第三,传承方式太过单一,参与者老龄化严重。
第四,没有固定的演出成员、演出场所,同时参与者也没有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演出中更没有与观众的互动。
第五,唱词多为方言,受到了地理方言的限制。
综上所述,楚州十番锣鼓在保护与传承方面还需下点功夫。笔者在调研分析时发现,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音频可视化的方式,以海报为载体,可增强与受众大脑皮层的互动性,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推动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