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古时期儒释道(shìdào)整合研究
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初起唐。三教讲论,虽肇始于北周
武帝时,然直至唐代始以儒、佛、道三教名流论难为风尚,并渐由
论难而趋于融汇调和。罗香林《唐代三教讲论考》一文,通过对唐
代三教讲论的具体考察,指出三教归一之旨,在唐代代三教讲论的具体考察,指出三教归一之旨,在唐代久已普遍朝野久已普遍朝野
。三教讲论导致了学者以释道义理解释儒家经义,从而促进了儒家
思想的转变。显然,宋人理学,唐人(tánɡrén)已开其先绪。至宋,
宋儒周敦颐辈援佛入儒,革新儒学,形成理学。这已为学术界公认
的事实。及明,尤其是晚明,三教合一的思想更成一代思潮蔚为风
气。
“三教”,指的是儒、道、释三家。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
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
阶段。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
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
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
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
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
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
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
“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fǎnyìng)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
大。
一、魏晋南北朝阶段(jiēduàn)
三教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是三教概念出现的基础,不过三教概
念的提出却是社会意识发展变化的结果。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
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
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却是在魏晋
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三国之前人们的论著中是没有“三
教”一词的。《广弘明集》卷一载有《吴主孙权论述佛道三宗》一
文,同时提及儒、道、释三家。以及“牟子作《理惑论》,论儒佛思
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这些可以说是三教一
致的最初意见”。以后武之世,三教连衡”,三教一词出现在文献上
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作为强大的
社会存在(shèhuìcúnzài)已经无可置疑。时人于佛儒、佛道、儒道之
间的互补共通之处,分别有很多的建议论述,尤其是“南朝人士偏于
谈理,故常见三教调和之说”。如孙绰在《喻道论》中云:“周孔救
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明僧绍则认为“佛开
三世,故圆应无穷;老止生形,则教极浇淳”,所以“周孔老庄诚帝
王之师”而“释迦发穷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主所通”。王治心先生就张
融、顾欢等人“道同器殊”思想阐述道:“在形而上方面的道,本来是
一;惟在形而下的器方面,方有释教道教之分。……这些都是六朝
三教同源的意见,这种意见,影响于后世亦非常之大”。此外,作为
体现此类理念的人物在当时(dàngshí)也大量出现,著名的如道士陶
弘景既著“《孝经》、《论语》集注”,又“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
五大戒”。还如沙门昙度“善三藏及《春秋》、《庄》、《老》、
《易》。宋世祖、太宗并加钦赏”等等,当时诸如此类的人物是很多
的。存在决定意识,“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
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出现
了“三教”的概念。
在这一时期,由于一些帝王的崇佛,以及佛教作为一种新意识形
态所具有的生气和丰富内涵,使佛教成了三教的中心。梁武帝在其
《述三教诗》中说他自己“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
卷,犹月映众星”,最后达到(dádào)“至理归无生”的认识,非常形象
地突出了佛教盖过其它二教的吸引力。这可以说是该时期三教关系
的一个特点。
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
交流也空前频繁。陈寅恪先生谓:“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志下)至李唐之
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
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
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
了绝好的机会,并反映了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的需要。如唐“贞元十
二年四月,德宗诞日,御麟德殿,召给事中徐岱、兵部郎中赵需、
礼部郎中许孟容与渠牟及道士(dàoshi)万参成、沙门谭延等十二人,
讲论儒、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