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精).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

英文名称:FoodMicrobiology

开课学期:7

学时/学分:40/2(其中实验课20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开课专业:营养与食品检验专业方向

选用教材:郑晓冬主编,《食品微生物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版

主要参考书:

张朝武主编《卫生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第3版)

无锡轻工大学天津轻工学院主编《食品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版

郝林编《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张文治著《新编食品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版

王秀茹主编.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版

刘运德主编.《微生物学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版

徐锡权主编《现代水传播病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杨正时房海主编《人及动物病原细菌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第一版

马文丽等主编:《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版

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执笔人:赵书欣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重点是系统讲授食品卫生微生物学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基础、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的途径、食品腐败、食品卫生和食品传播的疾病及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等内容。使学生掌握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本学科研究的能力和从事与食品有关的公共卫生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全面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

2、全面了解各类主要食品的主要特点及与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的关系;

3、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4、全面树立预防为主,加强食品卫生及食品安全意识;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实验课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问题运用于预防医学工作中。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0.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复习有关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明确什么是食品微生物学及与预防医学的关系,重点了解食品微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食品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主要内容

考核要求

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二章食品微生物的形态和分类(0.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复习微生物的基本形态,认识食品中微生物的特点,学习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第二章食品微生物的形态和分类

食品中的细菌

食品中的病毒

食品中的真菌

微生物的分类

考核要求

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

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0.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介绍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与食品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一水:

二干物质:

第二节微生物营养

一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微生物的培养

一培养基

二微生物的培养法

三微生物的分离

考核要求

了解: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理解: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

第四章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0.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特别是与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考核要求

了解: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理解:微生物与其它生物间的各种关系

掌握:各种有关环境与微生物的关系

第五章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污染与环境的关系。掌握食品中不同途径来源的微生物特点。

教学内容

概述

水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

食品原料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

其它环境中的微生物

考核要求

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

理解:食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

掌握:通过不同途径污染食品微生物的特点、危害及预防

第六章微生物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1学时)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