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pdfVIP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

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

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

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

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

“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

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

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李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

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

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

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

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

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

“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

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

个单独的“叶”学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

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

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

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

“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

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

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

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

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

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

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

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

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

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

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睛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

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

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

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

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

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

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

(《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

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

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6****3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