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情报综述.pdf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情报综述.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情报综述--第1页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情报综述

上海市进才中学蒋金珍李莉陆佳婕

主要研究内容: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师研修模式的研究。

保障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运行机制的研究。

情报综述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创新和创造

创造在《辞海》中定义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新则是指在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做出

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或者对他人已有的成果提出创造性的运用。

两者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其核心均为“新”,不同点在于创造强调独创性,创新强调继承性。从概念的

外延上比较,创新比创造范围大,创造属于最高层次的创新。但是在现行的研究中,两者经常是通用的。

我们认为,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乐于探究发现,主动认识有意义

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2、创新素养与创新素质

曹红旗(2003)认为,创新素养,是指一个人平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和修养,即学生在日常学习

和生活中养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杨曼英(2009)认为,创新素质是主体在创新行为和创新实践活动中所

表现出来的素质。于子轩(2005)认为创新素质由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部分构成。

创新素养与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只是前者更强调动态的养成过程。基于以上“创新素养”相关

概念的分析,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创新素养界定为: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动态养成过程。

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而创新能力是创新行为的集中体现以及可测量的指

标。

二、创新素养培育与课堂教学变革的关系

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方法以及内容等方面都已不能适应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

要求,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出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视

学生的主体性;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而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约了学生主动、有个性的发展,不能满足

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所以,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教育教学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变革的

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本课题通过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研修模式、保障课堂教学变革的学校

运行机制,弱化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干扰作用,积极探索高中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途

径。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情报综述--第1页

《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情报综述--第2页

三、国内外关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的现状综述

在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的核心目标之

一。关于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主要在心理学领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创造力概念引入科学领

域,首先制定了创造力量表。心理学家托兰斯提出了创造力的特征和表现,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专门对创

造思维进行了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创造性教育的研究从理论层面逐渐转向了实践层面。美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对青

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如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课程设置侧重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的兼顾综合与分

科的实践性课程,注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教学模式采用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将着力培养学生动手

实践能力融入到学校每一门课程、教学和活动中。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在学校推进思维课程,核心是

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创造型学生的同时,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也得到了重视。如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培训项目,其培训对象

为经过严格选拔和筛选的优秀中学生和中学教师;培训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让中学教师和学生共同浸润在一

流大学的实验室里,获得与科学家共同研究和工作的机会,激发研究的兴趣,经历研究过程,培养创新能

力。这种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实践经验”的培训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创

新型学生。

近年来,我国部分区域和学校在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如

北京市教委启动的“翱翔计划”,以“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为宗旨,为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生

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翱翔计划”项目在学习空间、

文档评论(0)

zxc14725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