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第1页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

阴阳大论

①“阴阳大论”,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补。

平按:此篇自“伤肿”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黄帝曰”

以下至“痛形”,谨依《素问》卷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补入。自

“伤肿”以下至末,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见《甲乙经》卷六

第七,惟编次小异。

编者按:此篇萧本原缺篇名及自篇首至“伤肿”一段,今自仁和

寺本补齐。凡增补部分均以今本《素问》、《甲乙经》校勘,并依萧

氏体例记于“

编者按”之后。

黄帝问于岐伯曰:阴阳者,天地之道,

道者理也,天地有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阴阳之气,天地之

形,皆得其理以生万物,故谓之道也。

编者按:“黄帝问于岐伯曰”,《素问》作“黄帝曰”;“道”

后有“也”字。

万物之纲纪也,

形气之本,造化之源,由乎阴阳,故为其纲纪。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变化之父母也,

万物之生,忽然而有,故谓之化也。化咸□已,□异百端,谓之变

也,莫不皆以阴阳雄雌合成变化,故曰□□。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注“故曰”后所缺二字,仁和寺

本只剩前一字上部,略似“父”字,据经文谨拟作“父母”二字。

生杀之本始也,

阴为杀本,阳为生始。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神明之府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第1页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第2页

两仪之□谓□神明。玄元皇帝曰:“天不走转,日月不能行,风不

能燥,雨不能润,谁使之尔,谓之神明。”斯则阴阳之所不测,化阴

阳以为神,通窈冥以忘知,镜七曜而为测,一也。人法天地,具有五

脏六腑四肢百体,中有鉴物之灵,为神明二也。亦以阴阳和气,故得

神而无初,故为府也。

编者按:注“曰”字,仁和寺本缺,谨据文义加。“窈冥”二字,

原本略残,细考其形,当为此二字。

治病者必求于本,

本谓阴阳。

编者按:“者”字,仁和寺本虫蚀不完,观其剩形,似“者”字,

此字《素问》无。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夫太极□生两仪,即有两,阴阳二气。二气之起,必有两仪之形,

是即託形生气,积气成形,故积清阳以为天形,积浊阴以为地形。

编者按:注“太”字残缺;“託”字,亦缺末笔,均据文义补。

阴静阳躁,

阴气至静,阳气主躁。

阳生阴长,

少阳,春也,生起万物;少阴,秋也,长熟万物。

阴杀阳藏。

五月是阳,起一阴爻,杀气者也;十一月是冬藏,起一阳爻,生

气者也。有本云:阴生阳杀也。

编者按:《素问》、《甲乙经》均作“阳杀阴藏”。注“阴生阳

杀也”后,原衍一“之”字,今删,仁和寺本衍“之”字处甚多,均

径删,不再举。

阳化气,阴成形。

阴阳化起物气,以阳为父,故言阳也;阴阳共成于形,以阴为母,

故言阴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物极而变,亦自然之所然耳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第2页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第3页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阴浊为地,寒气所以起;阳清为天,热气所以生也。

编者按:注“阴浊”二字原残,“浊”字右半部尚可辨,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2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