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节选)》上课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庄子及其“无所待”绝对自

由的基本思想

2.理解文中重要实词与虚词的意

义,翻译全文

1.名词的活用

2.宾语前置的条件

能力

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寓言,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的方法

情感

目标

正确评价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

思想观

[知作者]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等。他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

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知背景]

庄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腐败的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施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浑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本文节选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知常识]

1.《庄子》:《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共计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一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在战国时代的丰富和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给了后世以深刻、巨大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关于道的理论,为中华民族思维能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他关于“逍遥”“齐物”的论述是对世俗观念、日常意识的重大超越;他关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有助于人们破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为后世中国无神论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他关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学说具有反抗专制制度和等级压迫的进步作用,对人类社会纠正自身的文化偏向,也具有很大价值。从文学价值方面来讲,《庄子》一书展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特色,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至于书中主观、消极、无为的一面,我们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庄子的经历加以理解和批判。

2.寓言:它是一种带有劝喻和讽刺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寓言作品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无生物。它的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言总是通过夸张、比喻的方式,使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给人们以智慧、启发和训诫,给丑恶者以无情的讽刺。寓言的内容多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出批评,或对某个人有所讽刺和箴诫。它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又总是集中概括了社会的某种现象,因而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大意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同时也反映了庄子“无为”的思想,即不要有所凭借、有所追求,达到“无所待”,才能实现自由。这其实是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是作者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心理反应。

一、阅读课文第1~3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步骤一]基础梳理

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北冥有鱼冥同溟,大海

(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同陲,边际

(3)其正色邪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怒而飞奋起的样子

(2)《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3)去①以②六月息③者也①飞行

②凭借

③大风

(4)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是……还是……

(5)置杯焉则胶兼词,于此

(6)而后乃今培风凭

(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①阏②者①挫折

②遏制,阻止

3.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2)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游气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的动作、行为。如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