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波:辨痰论治.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春波:辨痰论治--第1页

杨春波:辨痰论治

作者/骆云丰

编辑/钱秀华⊙校对/刘刚

第二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杨春波教授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

幸跟师学习,现将其对“痰”的认识介绍如下。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出自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痰

症》,指出脾系痰证的发病、病机及治疗的根本。这一命题的提出,

实际是《内经》对脾胃病理,尤其是脾运化水湿功能异常的高度概括。

据此,杨春波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痰皆有形”及“大脾胃”概念的

理论。

【痰的产生】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

散精,上归于肺。”《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内经》中的这两段论述从生理方

面论述了水谷的输布路径,这条通路在生理情况下输布水谷精微,而

在病理情况下亦可成为输布痰饮的通路。该段经文是“脾为生痰之源”

理论的源头。《素问·六经正纪大论》中有“太阴所致,为积饮痞隔”

的论述。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水湿,若脾气虚衰,或脾胃升降

功能失常,运化功能减弱,水谷精微与水液不能得以正常运化,则聚

而为痰。诚如张景岳说:“脾家痰证属虚者,为土衰不能运水所致;

杨春波:辨痰论治--第1页

杨春波:辨痰论治--第2页

属实者,为湿滞太过,或饮食太过使然。”

【痰的概念】

中医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说明了痰的多变性。如元代

王圭论“痰形”曰:“一切男女大小,素禀痰疾,其候往往不同,其

状各各奇异,头面四肢、胸背、腹胁、内外,为病百般,皆痰形不一

所致。”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云:“痰者,病名也。有流于经

络皮肤者,有郁于脏腑支节者,游溢遍身,无所不至。痰气既盛,客

必胜主;或夺于脾之大络。壅气则倏然仆地,此痰厥也。升于肺者,

则喘急咳嗽。迷于心者,则怔忡恍惚。走于肝,则眩晕不仁,胁肋胀

满。关于肾,则咯而多痰唾。流于中脘,则吐泻而作寒热。注于胸,

则咽膈不利,眉棱骨痛。入于肠,漉漉有声。散于胸背,则揪触一点

疼痛。或塞于手足,或背痹一边,散则有声,聚则不利,一身上下,

变化百病。”这些都说明了痰的多变性,正因为其多变,故而很难给

痰下定义。

杨春波认为痰是一种粘状的病理产物,为有形的致病因子。其主

要由脾的运化不足或失调、受阻所导致,即“脾为生痰之源”。痰在

临床的表现,有显痰和隐痰之分,显痰可见、可闻、可觉、可触;隐

痰则随处流注、凝聚,可出现于临床各科、各系统的病证。

【痰的诊断标准】

杨春波早年即应用主次症的方法,定义痰的诊断标准。

主症:①分泌物呈黏状;②痰鸣音;③肿块质软、可移动,局部

无热、不红;④舌体胖大,舌苔厚腻(浊)后润滑;⑤肥胖。

次症:①鼾声、嗜睡或困盹;②皮肤、头发油垢明显,喉中似有

杨春波:辨痰论治--第2页

杨春波:辨痰论治--第3页

物梗塞,吞时不利,时消时现;③厌油腻、厚味食品。

判断:凡具备以上主症①~④之一者即可成立;主症⑤兼有次症一

条者方可成立;次症具有两条以上者,亦可成立。

【痰的鉴别】

痰与湿、水、饮均为津液、气血生化或输布失常的病理产物,虽

然常相兼为患,但病的状态和治疗方法不同,所以要进行鉴别。湿:

质稀、量少,可随处流注,临床表现以分泌物清稀、肢体关节重着或

重痛、苔腻,无聚结为特点。水:质稀、量多,常踞留于皮肤、胸腹

文档评论(0)

150****6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