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73条诸家解说.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第173条诸家解说--第1页

伤寒论第173条诸家解说

第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是邪气入里,

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

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

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黄连汤,升降阴阳之气。

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

姜、半夏之辛以升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

甘以益胃。

清·吴谦《医宗金鉴》

伤寒未解欲呕吐者,胸中有热邪上逆也;腹中痛者,胃中有寒邪

内攻也。此热邪在胸,寒邪在胃,阴阳之『气不和』,失其升降之常,

故用黄连汤,寒温互用,甘苦并施,以调理阴阳而和解之也。然此属

外,因上下寒热之邪,故有如是之证;若内因杂病,呕吐而腹痛者,

多因宿食。由此推之,外因、内因,证同而情异,概可知矣。

【集注】

程知曰:阴邪在腹,则阳不得入而和阴,为腹痛;阳邪在上,则

阴不得入而和阳,为欲呕逆。

汪琥曰:『尚论篇』皆以风寒二邪,分阴阳寒热。殊不知风之初

来未必非寒,寒之既入亦能化热,不可拘也。

郑重光曰:此热邪中于上焦,寒邪中于下焦,阴阳不相入,失其

上下升降之常也。

伤寒邪气入里,因人藏气素有之寒热而化病。如阳明病,满不大

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以小柴胡汤,及太阳病下之里虚懊,舌上如苔

者,以栀子豉汤之类,是随胸中有寒,丹田有热化者也。此则随胃中

有寒,胸中有热而化,腹中痛欲呕吐,故以是方主之。

君黄连以清胃中之热,臣干姜以温胃中之寒,半夏降逆,佐黄连

伤寒论第173条诸家解说--第1页

伤寒论第173条诸家解说--第2页

呕吐可止,人参补中,佐干姜腹痛可除,桂枝所以安外,大枣所以培

中也。然此汤寒温不一,甘苦并投,故必加甘草协和诸药。此为阴阳

相格,寒热并施之治法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此热不发于表而在胸中,是未伤寒前所蓄之热也。邪气者即寒气。

夫阳受气于胸中,胸中有热,上形头面,故寒邪从胁入胃。《内经》

所谓∶“中于胁则下少阳”者是也。今胃中寒邪阻隔,胸中之热不得

降,故上炎作呕;胃脘之阳不外散,故腹中痛也。热不在表,故不发

热;寒不在表,故不恶寒。胸中为里之表,腹中为里之里。此病在焦

府之半表里,非形躯之半表里也。往来寒热者,此邪由颊入经,病在

形身之半表里。如五六日而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此伤于寒而传为热,

非素有之热。或腹中痛者,是寒邪自胸入腹,与此由胁入胸胃不同。

故君以黄连,亦以佐柴胡之不及也。

欲呕而不得呕,腹痛而不下利,似乎今人所谓干霍乱、绞肠痧等

症。

此亦柴胡加减方也。表无热,腹中痛,故不用柴、芩。君黄连以

泻胸中积热,姜、桂以驱胃中寒邪,佐甘、枣以缓腹痛,半夏除呕,

人参补虚。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持于中,仍不离少阳之治

法耳。

此与泻心汤大同,而不名泻心者,以胸中素有之热,而非寒热相

结于心下也。看其君臣更换处,大有分寸。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伤寒,胸中有热,而胃中有肝胆之邪气,肝邪克脾,腹中疼痛,

胆邪克胃,欲作呕吐者,是土气湿寒而木气郁遏也。黄连汤,黄连、

半夏,清上热而止呕吐,参、甘、姜、枣,温中寒而止疼痛,桂枝疏

木而通经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