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人格的研究进展.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儿童攻击性人格的研究进展

?

?

儿童攻击性人格的研究进展

一、引言

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人格特质[1]。具有高攻击性人格的儿童容易在同伴交往中引发冲突,不利于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正常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其他同伴的成长带来威胁。Shantz和Hartup[2]的研究发现,持久强烈的冲突与青春期及成年后心理问题的产生有较高的相关,还有一项研究通过30年的纵向调查[3]发现,儿童期严重的攻击性和社会退缩与成年后家庭经济环境以及子女抚养状况不佳有关。更有甚者,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暴力犯罪、自杀等,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极大的危害。攻击性的体现随着攻击类型和攻击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攻击行为可定义为儿童“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包括一个人故意打、踢、推、掐等躯体攻击行为和哄起外号、造谣中伤等口头攻击行为。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易冲动、自控能力差、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等方面。[4]由北京回龙观医院费立鹏等修订的Buss和Perry攻击性人格量表(AggressivePersonalityofBussandPerry,BP-AP)从躯体攻击、语言攻击、愤怒、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性等5个方面来考察儿童的攻击性强弱,而另一项国外研究[5]则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将其分为蓄意攻击、关系攻击、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Lorentz和REise把攻击分为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Hartup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对攻击性类型的划分及其定义的界定对攻击性人格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二、关于攻击性人格的各种理论

(一)特质理论。亨利·莫雷认为需要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其中“攻击性”是他所列出的27种心因性需要之一。那些具有高攻击性需要的人,很可能会在某些情形下做出攻击性的反应。一些研究者认为,高攻击性人格的儿童的某些具体的特质将其与低攻击性的儿童区分开来,并且这些特质使得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Bate(1998)等人发现,气质困难型儿童在与外界接触时会表现出较高的外显问题,其社会化过程是充满危机的。DustinPardini在一项研究[6]中发现,具有高CU(callous-unemotional,意为冷血无情)特质的人在冲突情境中具有复仇、获得主导权和强制性尊重的目的,他们要么与对他人保持友谊关系不感兴趣,要么根本不关心自己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二)生物学理论。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行为遗传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人类攻击的遗传性。而有关攻击发展具有明显稳定性与连续性的研究发现也使得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思考攻击的遗传基础问题。[7]Arseneault[8]报告了他们的高危环境中双生子纵向研究对5岁的儿童的研究结果。该项研究包括来自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的1210个高危家庭,反社会行为信息由母亲、教师和研究者评定以及儿童自我报告。分析结果显示,遗传能够解释反社会行为潜变量82%的变异,对母亲、教师、研究者及儿童自我报告的反社会行为变异的具有中等程度的解释率。

还有一些研究则发现高攻击性儿童在生理上具有某些一致的特征。AmandaR.Tarullo、ShannaMlinerandMeganR.Gunnar的研究[9]表明儿童的攻击性程度和皮质素水平上的变化相关。生理唤醒是驱使反应性攻击的一项基本机制,研究者调查了具有先发性攻击倾向的儿童心律、眼动等指标,发现他们在攻击他人时缺乏明显的生理唤醒。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某些儿童具有攻击性的生理学基础,使其经常在一些场合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三)社会认知理论。往模式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高攻击性儿童对社会信息有独特的认知风格。国内寇彧等人比较了攻击性儿童与亲社会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总结出两者有以下差异:在线索编码方面,攻击性儿童较少使用当前情境中的社会线索、更多使用攻击性图式、选择性注意攻击性社会线索,而亲社会儿童使用情境中的即时线索、较少注意消极社会线索;在线索解释上,前者倾向于敌意归因,后者倾向于友善归因;在目标定向上,前者采取关系破坏性目标定向,追求导致负性情绪或攻击性结果目标的可能大,而后者采取关系加强性目标定向,追求导致负性情绪或攻击性结果目标的可能小;在反应产生上,前者产生的反应数量少、缺乏弹性且多为攻击性反应,后者产生较少攻击性反应;在反应决定上,前者对攻击反应评价积极、对亲社会反应评价消极、执行攻击行为的自我效能感高、对攻击行为有乐观的结果预期、对亲社会行为有消极的结果预期,后者对攻击反应评价消极、对亲社会反应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4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