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
?
?
论文导读::目的探讨PVP与PKP治疗0VCF的疗效。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9年01月~2009年12月应用PVP和PKP治疗92例0VC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V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PKP组(P0.01);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两组术后均明显大于手术前,PKP组明显大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PKP组明显少于PVP组(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0VCF均有良好疗效,PKP较PVP更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vertebraleofflpressionfracture,OVCF)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有高度发生骨折的风险,解除疼痛是患者就诊的首要目的,传统的保守治疗患者长期卧床常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开放手术风险高,且疏松椎体骨质螺钉固定强度不足,影响疗效。随着微创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运用于0VCF,具有止痛和恢复椎体强度的作用[1]。本文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01月~2009年12月应用PVP和PKP治疗92例0VC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92例0VCF患者,共122个椎体。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棘突压痛,骨密度测定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经镇痛治疗效果欠佳。均经x线片、CT、MRI检查腰椎边缘完整性、压缩程度、骨折性质及脊髓受压情况。按患者及家属自愿的原则,50例患者68个椎体行PVP术,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60~77岁护理毕业论文,平均(64±3.7)岁,病程2d~12年,平均(3±1.8)年,有明确外伤史34例,无明显原因者16例。包括胸椎28个,腰椎40个;单节段37例,两节段8例,三节段5例;42例患者54个椎体行PKP术,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1~78岁,平均(63±2.9)岁,病程3d~11年,平均(3.5±2.3)岁,有明确外伤史30例,无明显原因者12例。包括胸椎19个,腰椎23个;单节段33例,两节段6例,三节段3例论文格式。术前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排除神经受压症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患者均取俯卧位,单节段椎体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多节段椎体采用全身麻醉。在C型臂X光透视下,胸椎经肋骨头一椎弓间,腰椎经椎弓根旁或椎弓根进针。术中均用空心椎体钻常规取活检送病理。术毕待骨水泥变硬后拔除导针,保持俯卧位15min。术后常规应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治疗,随访12个月。术中操作如下。
1.2.1PVP组小尖刀切皮约3mm,正位透视下穿刺针抵达椎体前1/3,经双向透视确定穿刺针位置应在椎体的一侧,针尖靠近棘突,缓慢进针,注入造影剂3~4m1,检查椎体破裂及相邻静脉的关系。调制骨水泥到第2阶段呈黏稠状时,在X光侧位透视下用压力注射器注入椎体内,当骨水泥到达椎体后壁时说明充填完好,如见到周围组织渗漏及时停止。
1.2.2PKP组穿刺途径与PVP组一致,采用椎弓根入路护理毕业论文,更换至工作套管,用手动钻在椎体内钻出一条到达椎体后部的工作通道,沿通道放入可膨胀式球囊,在X光透视下扩张球囊,恢复椎体高度,此时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造影无渗漏后,由前往后逐步注入调制好的骨水泥填塞空腔。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半月、12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缓解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X线侧位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度。VAS评分标准:按镇痛分0分:不使用药物;1分:使用非类固醇药;2分:不定时用麻醉药;3分:定时口服麻醉药;4分:注射麻醉药。椎体高度恢复率[2][(术后椎体平均高度-骨折后椎体平均高度)/(原椎体平均高度-骨折后椎体平均高度)×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表示,检测资料对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d下地行走,10d拆线。PV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
组别
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