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双减课题方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第1页
双减课题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符合素质教
育的要求,也与课改的要求相适应,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成
长和自主发展意义重大。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具备分层的理念,从学
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并且落实因
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作业本身的乐趣,锻炼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而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水
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分层作业就是指不同的学生布置不一样的作业。教师在
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条件情况,设计出
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选择作业的难度。学生觉得自己的基
础较差,就选择最基础的作业;学生觉得自己的成绩还有进
步的空间,那就可以选择拔高型作业。这样有孩子们自行选
择自己要完成的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
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期达成“轻负高质”的目的。我
们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一是基于数学认识的需
第1页共7页
双减课题方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第1页
双减课题方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第2页
求;二是基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分层作业的理论之一是个体差异论:由于每个学生先天
素质和后天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差异是客观存
在的现象。
老师们应该做到作业分层,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
体,都有不一样的心理特质。老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所
关照,针对其独特的性格,进行引导和劝解,让他们更爱学
习、更会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通过对小学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实践,教师树立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创新为重点、以提高教学
质量为根本、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课堂效率为目
标的意识。
2、数学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份量、难易要适中,作
业布置应有明确要求,批改及时规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
心。作业批改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订正后的反馈,且注重批
改的格式,同时对学生强调作业书写的格式。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层作业的操作模式研究。立足教材编写作业的内
容,教材中的例题、“做一做”与练习是教师作业设计的最
重要参考依据。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意分析每道习题的编
第2页共7页
双减课题方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第2页
双减课题方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第3页
写意图和教育价值,找出其中蕴涵的知识点、能力点和数学
思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重组或再设计,最大限度
地发挥教材中习题的作用。作业设计覆盖教材中的各项训练
目标,体现了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助于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又活用了知识,培养了学生数感、形象思
维、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
2、分层作业的内容研究。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教师
需要进行分层处理:第一,从难度上分层,就是依据作业的
难度系数分层,给C组学生设计难度系数较低的基础性作业,
而给B组、A组学生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年一造交通案例讲义杨建虎(正式版).pdf
- 五年级上册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3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教案.doc VIP
- SY∕T 6671-2017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场所ⅰ级0区、1区和2区的分类(2-1).pdf
- 江苏省住宅装饰质量标准.doc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亿以内数的读写专项练习题 .docx
- 2023年成人高考数学(文科)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大家的日语2-课件23-50课第27课.ppt
- ME4057 系列_C10.0微盟原厂规格书.pdf VIP
- 电机学刘慧娟习题答案.pdf
- 《EN50124_1-2016铁路应用_绝缘配合_第1部分: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中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