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而到春秋战国
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这反映了()
A.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B.城市不再具备政治、军事职能
C.分封制崩溃的必然结果
D.建筑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解析材料从“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到“春
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城
市的经济功能加强,A项符合题意。
2.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民保于城,城保于
《春秋左传》
德。”
《谷梁传·隐公七
“城为保民为之也。”
年》
“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A.春秋战国时“城”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的出处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城为保民为之也”“城者,所以自守也”等可知
“城”有军事防御功能,故A项正确。材料关于“城”的产生原因中没有涉及商业因素,排除B项;材料没
有反映城市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划的特点,排除D项。
3.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苏州府
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
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
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
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
答案A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第1页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第2页
解析根据材料“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可知,材料反映了明
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及市镇,说明商品经济推动了人口流动,故A
项正确。城镇化进程的动因是商业发展,不是聚居,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政府和官员政策态度变化,
排除C、D两项。
4.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设立店铺,然后
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据此判断这一现象应出现在()
A.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即商帮,最
著名的两个商帮是徽商和晋商,材料描述的就是徽商对市镇形成的影响,故D项正确;A、B、C三项
所述时期并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