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之文言虚词专题教学设计.pdfVIP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之文言虚词专题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之文言虚词专题教学设计--第1页

第六单元阅读之文言虚词专题复习

一、考试说明分析

考试说明中明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虚词近两年在中

考文言文阅读中成为考查的重点。要求掌握的16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

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积累掌握“之、则”两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小组合作激趣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语文水

平,提高语文修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联系语境掌握“之、则”两个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文言知识迁移,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

四、教法学法

1、提示点拨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给予适时引导、点拨。

2、激趣教学法:激趣导入与小组合作教学角色转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小组合作讨论法:古今语言差别很大,疏通文字,了解例句句意,是文言虚词教学的

瓶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枯燥乏味的教学状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

为学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

4、读、背结合法: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识记典型例句,是掌握文言虚词

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会迁移。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实词和虚词,这也是我们河北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的知识点,今天

我将带领大家走进文言虚词“之、则”的复习。首先我们来感知一下近四年我省古文阅读文

言虚词考查形式:

二、考题再现:

(2013年河北)

1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

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014年河北)

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之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帝诘之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015年河北)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之文言虚词专题教学设计--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之文言虚词专题教学设计--第2页

A.①父大怒逐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①母与其子居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①身微贱而其行卓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016年河北)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⑵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在中考考试说明中又是如何对文言虚词提出考察要求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明确目标:

1、考试说明中明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包括: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共16个)

近年来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另一种是主观题,

要求解释填空或结合翻译句子考查。

2、本课——理解“之、则”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

文档评论(0)

mxs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