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专题三疑难解答--第1页
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
论》专题三疑难解答
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从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
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
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
渡性社会形态。
之所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特殊性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
性。基于近代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党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
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
国家;
第二步,是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是中国革命“两步走”之间不可移易的必要的过渡形式。
第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具有过渡性。1949年10月至
1952年年底,我国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遗留任务。1953年年初至1956年年底,随着国际国内形式和我国政
治、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步完成对个体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专题三疑难解答--第1页
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专题三疑难解答--第2页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哪些?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毛泽东指
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
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
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
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
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
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
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
力。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所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使之与
促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1953年开始的,与此同时,我国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全面展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到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已提前完
成,到1957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经过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
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实践证明,党坚
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
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
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
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专题三疑难解答--第2页
国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专题三疑难解答--第3页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这
种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渐进的改造方式,可以使农民
亲身体会到组织起来力量大,可以增加生产,有利于克服困难,抵抗灾
害,防止出现两极分化,从而逐步地提高农民的觉悟,逐步地改变他们的
生活方式,并且能够避免出现一些农民破坏生产资料的情况。实践证明,
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符合农民的特点和生产力状况。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
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
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
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
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济衰退。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
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