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增长空间未达天花板-产业报告.docx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增长空间未达天花板-产业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2016年市场现状:增长空间未达天花板-产业报告

?

??

?

?

?

?

?

?

?

???

?

?

?

?

?

?

?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

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拓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的下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但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普遍具有散、小、弱的特点,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虽然火爆,但国产机器人企业却正在面临着国内外双向挤压的困境。但市场痛点恰恰也正是孕育市场蓝海的机遇所在,我国各机器人厂商应紧抓机遇,力争在荆棘中浇灌出一朵“机器人之花”。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爆发除了受到政策因素驱动之外,也受到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规划,自2012年来国家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快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制造业整体陷入低迷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风口呼之欲出。

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发布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中国将进一步晋级为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存量市场,产业增长前景诱人。此外,在补贴刺激下,下游制造业用户对工业机器人的理解和需求将被激活,工业机器人将不断拓宽应用领域,预计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3C、服装等应用领域增速较快。

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拓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的下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在自动化程度提升和存量市场改造的双重驱动下,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空间远没有达到天花板,潜力巨大。虽然发展速度惊人,但中国机器人产业普遍具有散、小、弱的特点,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仅是规模的欠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上同样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据小编梳理发现,目前,在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利全球前十五位申请人中,日本企业就占据了11席,而国内专利申请人无一上榜,表明目前中国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之间的技术实力差距明显。而国内厂商在核心零部件与技术上对国际厂商的高度依赖直接束缚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突破。

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4.8万台,同比增速12%。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累计6.67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1/4。记者了解到,这已是我国自2013年起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各国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机器人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如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国内《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政策均涉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将持续受到政策的利好。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时间节点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国内自主品牌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际工业机器人企业第一梯队主要由欧、日、美、韩等国企业组成。国际机器人“四虎”——德国库卡、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已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此外,意大利、美国、韩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业也已经布局中国市场。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孔祥战博士表示,一方面由于核心技术自主化较差,我国多数机器人制造厂商只能生产拥有3轴至5轴的低端机器人,而从国外进口的机器人多是6轴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国内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30(每万人拥有机器人数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2,市场存在巨大增量空间。

“未来,机器人产业将向智能化、网络化和人机互的高端新产品转型升级”,他建议,国内企业可围绕核心零部件、创新型产品、细分市场、售后服务、资本并购等五个维度进行突破。

?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