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信产品的资本分配风险定价.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授信产品的资本分配风险定价

?

??

?

?

?

?

?

?

?

???

?

?

?

?

?

【评议】2004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已经全面实行财政部2001年版的、审慎的《金融机构会计准则》,人民银行已经取消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限,银监会已经明确宣布对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另外,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正在准备2005~2006年海外上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中资商业银行必须对各类业务产品实施风险定价,并与相应的资本占用挂钩,在达到理想回报(利润)的同时,满足监管要求。赵先信的《授信产品的资本分配风险定价》对此做了很好的探索,提供了相当部分的方法论基础。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看,内部评级制度已经试运行几年,各种风险评估模型也引进了不少,基础数据库也很具规模,特别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数据库的数据跨度有10年了。在此基础上,一些行业、地区、企业的违约率都有所估算,相应的模型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一些商业银行甚至每笔贷款申请都先由模型评估,过不了模型评估的就不予讨论。但是,国内银行完全做到图8-8那样的组织框架,还有一段距离。

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风险定价、风险管理等成熟的技术是可以拿来的,甚至一些银行花高价从国外买来,也可以从外国商业银行引进风险管理人才,但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还有可能增加。因为风险管理之外的一整套制度是拿不来的,例如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政府干预、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各个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不行,就可能发生操作风险,就影响成本和收益,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无论如何,中国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风险定价总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想,在商业银行上市以后,在透明度进一步强化以后,风险定价技术的应用肯定会大大增加商业银行的价值。

近两年来国内银行业最具实质性的变化是采用更加审慎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和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这两项改革成功地打通了连接风险和风险成本的通道,理顺了风险成本的形成机制,将风险和风险成本显性化。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银行正在对风险和风险成本做出反应,银行运行的微观机制正在转变。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风险成本,商业银行开始对授信产品的定价机制进行创新,通过资本分配进行风险定价就是这两年出现的一个新变化。鉴于定价机制在银行体系中的地位是如此的核心与关键,既关系到银行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关系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认真关注和研究这一变化尤为必要。

回顾近两年来的国内银行业市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首先是利率自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已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截至目前,在继续保持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超过法定基准利率10%的下限的同时,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一律取消上限控制,并将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以利于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溢价灵活定价。其次是会计制度的变化。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衔接,对贷款专项准备金计提做了更加审慎的规定。目前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完成了向新会计制度的转轨。第三是监管体制的变革。2004年,银监会正式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专司银行监管职能。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定稿相呼应,银监会颁布实施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着手加强资本监管。资本监管的实施标志着国内银行监管体制和监管理念的巨大转变。最后是国有银行改革。经过长时间的观望和权衡之后,国家最终选择了部分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化改革试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上述变化的确在不同程度上对银行的微观运行机制,尤其是信贷产品定价机制产生了积极影响。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有助于在银行内部培育和产生正常的风险成本形成机制,传统的基于市场竞争以至于无序竞争的价格形成机制正在改变,新的旨在充分反映风险成本的定价模式和定价机制正在确立。银行的授信产品不仅开始针对借款人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特征进行差别定价,也开始尝试对借款人实行信贷配额管理。风险定价在为授信产品提供合理的价格基准的同时,也在推动银行微观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同真正的商业银行风险定价相比,国内银行业目前的风险定价还只能算是刚刚开始。

(一)风险定价的一般原理

一般说来,价格的形成机制有两种:一种是无风险定价,价格水平可以完全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另一种是风险定价,除市场供求外,价格水平还同时取决于风险和风险成本。

在不存在不确定性的即期交易中,如商品和服务的即期买卖(俗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前一种定价方式比较常见。在实体经济中,通过生产成本进行的产品定价通常只存在于教科书上。除非存在实质性的市场垄断,否则就永远是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决定企业的损益,而不是由企业根据自己的成本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