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团学工作探究.docxVIP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团学工作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团学工作探究

?

??

?

?

?

?

?

?

?

???

?

?

?

?

?

徐瑾,苗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摘要:网络新媒体正在日益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媒体的广泛运用给当代高校团学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困难与挑战。高校团学工作者应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和途径,将新媒体作为有效的应用载体,提高团学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新媒体;团学工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8-0038-02

高校团学工作,实质就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引,通过团学组织对高校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过程就是运用正确、前沿、与时俱进又生动活泼的各种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加以影响和改造的过程。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过:“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1]在传统信息时代,由于组织运行和资源占有上的优势,信息发布的发言权基本控制在强势组织一方,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说,就是来自国家主流媒体、学校、教师等方面,而作为教育的相对方,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而在网络时代,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受教育方所接触的信息更多、更广、更加开放,这就使得教育双方的主客体地位逐渐开始弱化并趋于平等,谁能更好控制网络发言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高校团学工作者要积极应对这种变化,转变观念,充分运用网络时代搭建的新媒体这个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抢占网络信息化这个新高地。

一新媒体的特点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海量的信息涌入了人们的视野。不出意外的,互联网信息以其特有的时空的优势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团学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团学工作者必须要全面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更好掌握这一特殊的信息传播工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区别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方式,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互动、可逆的,受教育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借助于新媒体这个网络平台,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可以公平地享有更多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机会。

2.网络信息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只要愿意,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端,单体和无组织性就是典型的新媒体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始表现。

3.网络信息具有不易受控性。网络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触发点很多,随机性很大且成本低廉,这些都对信息的监管带来了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此外,即使能够做到对信息的监控,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追溯,由于存在这样一个时间差,负面信息造成的影响已经无可挽回。

4.网络信息具有传播的迅捷性。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传播速度异常迅捷。根据有关调查,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手机用户可以把消息传送到一亿人次,而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更是加剧了这种速度,使之成为一种链式反应。

二网络新媒体时代给团学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网络手段和网络文化正深刻影响、塑造着青少年,同时青少年也在客观上催生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更多带来的却是挑战。陆昊同志在讲话中曾经谈到,当前时期,共青团工作面临三个方面的重大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变革对当代青少年的深刻影响。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技术的发展有为善和为恶的两重性,因此,提高科学技术作恶的了解和防范程度,无论如何是不会有坏处的。”[2]

首先,由于网络的全球性、自由性、匿名性和开放性,导致网络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以及各个群体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其中难免会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甚至包含一些反党反社会的言论。由于青少年认知能力和甄辨能力相对较弱一些,面对信息爆炸,往往会显得消化动能不足,集中体现为乐于接受,疲于接受,进而导致仅限于接受,从而扮演了一个纯受众的角色,使负面信息趁虚而入。

第二,网络表达的随意性致使青少年缺乏理性思考,非理性表达愈发严重。由于缺乏主流引导,网上的很多信息呈现出一定的“去中心化”的特征,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青少年容易变得盲从,特别是容易不加甄辨地接受一些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偏激的、片面的观点,然后又转过来传播这些观点,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非正常的极端化情绪。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这种不太成熟的思维很可能被有目的的群体或组织利用,成为其活动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少年是网络软暴力的受害者,也很可能是网络

文档评论(0)

135****1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