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革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上海改革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

?

王新奎

王新奎?

改革发展的进程

我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改革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启了迈向21世纪的征程。其中,核心是浦东的开发开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中央确定了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深圳的开发,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有自贸试验区。我认为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恰逢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开始。

浦东开发开放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首先,浦东开发开放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珠江三角洲扩展至长江三角洲,上海重新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1990年到2005年这15年,经济全球化进入了被称为“全球价值链革命”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国正是通过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其次,浦东开发开放标志着上海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战略部署。虽然现在大家对这个概念非常熟悉,但在当时一切都未经摸索,未明确这个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概念。当年的上海理论界,乘着浦东开发开放和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东风,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任务就是从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向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一伟大探索就是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起步,并取得决定性突破的。

要素价格市场化的前提是明晰产权。20世纪90年代,在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上海首先提出明晰产权这个概念,用于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党的十四大报告将其总结为“理顺产权关系”。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在浦东开发开放的过程中,上海还探索出了一条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国完成了商品市场的价格市场化,在那个时候叫价格闯关。价格闯关的直接影响是物价上涨,但也使供给大大增加。计划经济时期虽然物价受到统一规定,但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不一定能买得到,现在不一样了。出现供给缺口怎么办?怎么解决?让市场的供需来调整。但到20世纪90年代,新的问题出现了。商品价格市场化了,但三大要素,即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价格没有市场化,商品价格的市场化就是不完全的,无法真正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引导作用。所以,中央给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索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道路。为此,上海做了三大探索,首先是建立证券市场。在银行存贷款利率由国家计划管理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直接融资市场,实现了资本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当然,直到现在,资本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还没有完成,但是方向一定是对的。其次是土地要素价格市场化。这里所指的土地是经济学的概念,包括土地,土地下面的矿产资源,土地上面的水资源、空气等。土地要素价格市场化是上海首先试验的。上海虹桥开发区现在有两幢楼,叫太阳广场。原来这里是一片菜地,这个地方被确定为虹桥开发区以后,有一家日本企业花4000万美元拍下了这块地,搞办公楼宇商业房地产项目建设。到了浦东陆家嘴建设的时候,上海的土地批租就制度化了,发展出土地空转的模式。陆家嘴的开发缺乏资金,于是就成立陆家嘴开发公司,给它规划6平方千米的地。财政先借给开发公司30个亿,陆家嘴开发公司拿了这30个億到当时的土地管理局,把这6平方千米的土地从政府手里批租过来,土地管理局给开发公司发土地产权证,然后土地管理局再把这30亿还给财政。开发公司拿了土地产权证到银行去抵押贷款,建设基础设施,把“生地”变成“熟地”,然后将土地批租出去,再把钱收回来,还给银行。如此往复,土地就盘活了,这叫土地滚动开发。当然,这种土地滚动开发模式在全国推广以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加以解决。最后是建立社保制度,这是实现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户籍、人事和粮油关系把人捆在一个地方的某个单位里,几乎是无法流动的。到20世纪90年代,上海通过建立统筹统发的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失业保险金,打破铁饭碗,实行劳动合同制,采取再就业、买断、协保等过渡性措施,终于把劳动力从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基本完成了劳动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劳动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对解放和提高社会生产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入世贸组织后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上海成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窗口和桥头堡。同时,2001—2010年也是上海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提升较快的时期,通过洋山深水港这个标志性项目可以说明这一点。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确定了“一龙头、三中心”的城市功能。经过10年的努力,到21世纪初,已经初具规模。其中,体现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体系,体现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包括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在内的资本市场体

文档评论(0)

155****03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