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浅谈写作技法中虚写的艺术张力
?
?
论文导读: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掌握和运用写作技法,对阅读、理解、欣赏文学作品和一个学习写作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实写与虚写是两种基本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对文学创作甚或艺术创造之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虚写的运用更能独辟蹊径、虚实相生、富于张力,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表现在文章里,就是材料、观点、表现形式。本文就写作技法的实写与虚写的实质和虚写的表达效果做些粗浅探讨。而曹雪芹变化多端的手法,或虚或实,或以环境衬托暗示,或以衣饰精刻细雕,比如宝玉、黛玉、王熙凤就采用了正面写实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虚实相生,而贾政、贾赦等未出场人物就采用了侧面虚写的手法.这样一来,既能够突出描写重点,且使笔法变化多姿。
关键词:写作技法,表现形式,实写,虚写,虚实相生
?
[摘要]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劳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掌握和运用写作技法,对阅读、理解、欣赏文学作品和一个学习写作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实写与虚写是两种基本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对文学创作甚或艺术创造之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虚写的运用更能独辟蹊径、虚实相生、富于张力,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文章写得好不好,取决于三个方面:生活、思想、技法。表现在文章里,就是材料、观点、表现形式。材料是基础、观点是主脑、表现是形体。这三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密切配合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本文就写作技法的实写与虚写的实质和虚写的表达效果做些粗浅探讨。
所谓实写,指的是作者在反映现实,描绘生活时所作的正面的、直接的表现。实写可以使描写对象具体可感,富于直观性,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所谓虚写,指的是采用烘托、暗示等手法对表现对象所作的侧面、间接的表现。虚写可以造成艺术空白,引起读者广泛而深入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让读者通过艺术想象和联想去补充丰富表现对象,甚至艺术再创造,使作品达到以少胜多、含蓄凝练、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摩诃摩耶是名门之女,今年24岁,正当青春美貌的年华,像一座带有早秋阳光色彩的纯金塑像,像阳光那样宁静而光芒四射,还有着一副像白昼光辉一样的自由无畏的眼神。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前一段就是正面直接描写,即实写,描摹兼用了暗示、夸饰,写出了摩诃摩耶的青春之美,给人具体可感之形象。后一段文字就是侧面间接描写,“未见其人、先知其形”,“从轻薄人”和“青年小伙子们”对小芹的态度,表现了她的迷人之美。同样是描写青春貌美之女子,一实一虚、异曲同工。在一般情况下、以实的手法写出实有,以虚的手法写出虚拟,这是比较正常而多见的,但有时写实非常困难,就得采取虚写的手法。免费论文。比如,正面写“春”,如果无法下笔,作者就写草、写树、写风、写日、写鸟或写人的感受,这些写好了,“春”意也就出来了。再如、写山的高峻、无论如何用笔也难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作者就写山中的深渊和半山腰的云雾,这样山的高峻也就表现出来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宋代著名画家郭熙也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里所说的烟霞锁高山、断脉映远水就是以虚写实的笔法。
以虚写实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代画院招生考试曾出过一个画题,题目叫作“深山藏古寺”。一个考生画了古寺的全貌,周围是崇山峻岭,这显得太直、太露,没有把“藏”的旨意画出来;最高明的一个应试者没有画古寺的一砖一瓦,只画了一条通往深山的石径和一个在溪边挑水的和尚。这个考生在“藏”字上做了文章,他虽然没有直接画寺,但人们不难从通往深山的石径和挑水的和尚联想到深山必藏有古寺。画面内蓄丰厚,表达含蓄,真是避实就虚,尽得风流,谁说为文不也如此吗?
虚写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是这样描写罗敷的美丽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歌并未对女子做正面描写,而是从生活的环境、所用的器物、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神态举止来表现她的美;过路人看到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少年看到她,脱下帽子戴上〈巾肖〉头,想引起她的注意;耕者忘记了身边的犁,锄者也忘记了手中的锄头……各种人都因罗敷而神魂颠倒,你想罗敷有多美。不直接写美的形象,而去写美的效果、引导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创造”,这样的虚写其表达效果不逊于直接描写的实写,而又避免了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宁波前湾新区两社工委招考36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VIP
- 2012款雷克萨斯RX450h350270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Haier海尔洗衣机GBNE9-A636使用说明书手册参数图解图示pdf电子版下载.pdf VIP
- 个体化服务医防融合推进国家基本公卫项目的差异化发展.pptx
- 高二语文品质.ppt VIP
- 班自为战、级自为战实施方案.doc
- photoshop基础教程(中文版).pdf VIP
-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112-小学.ppt
- 1.3太空探索(分层练)(解析版).docx VIP
-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十环认证)手册及程序文件汇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