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全面完成林业改革发展任务担当起建设生态文明主体责任
?
?
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后,国家林业局发出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2号文件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林业部门以《意见》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大力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全面完成《意见》确定的林业改革发展任务,切实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责任,为建设生态文明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一、全面深化林业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精神,争取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尽快迈出实质性步伐。争取尽快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推动建立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开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认真实施退耕还林、“三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谋划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布局,加快建设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等十大生态安全屏障。各地也要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
三、严格保护所有天然林。抓紧制定天然林保护实施意见。抓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确保2017年底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通过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等措施,促进天然林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功能恢复。对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通过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实行重点保护、永久保存。推动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抓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保障国家木材供给,为天然林保护创造更好条件。
四、着力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认真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制度、林地红线和《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2020年全国林地保有量达3.12亿公顷。严厉打击乱占林地、滥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维护森林资源安全。重点抓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退化防护林改造、矿山植被恢复、乡村绿化,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确保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抓紧编制国家和各地森林经营中长期规划,推动国有林场、国有森工企业尽快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制度,抓好森林抚育工作,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五、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认真分解落实湿地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湿地用途管制、湿地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严格保护自然湿地。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扩大退耕还湿试点范围,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确保2020年全国湿地保有量达到5333.3万公顷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
六、进一步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全面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重点推进“一带一路”等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努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出台《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发展规划》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理办法》。落实沙区植被生态红线,严格保护沙区植被和荒漠生态系统,强化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扩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确保到2020年全国50%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七、努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见,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做好大熊猫、朱鹮等野外放归工作,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及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条件,有效控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总量下降趋势。
八、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木本粮油、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十大绿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壮大绿色经济规模。坚持节约集约使用林地,积极培育速生丰产林、珍稀用材林,增加国内木材有效供给。推进木材节约利用,充分利用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
九、着力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科学编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争取建立荒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争取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财政投入,提高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补助标准,并扩大补贴范围;提高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投资补助标准,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落实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等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完善森林保险、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林业。
十、加快推进依法治林。印发依法治林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林业法治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