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篇).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篇)--第1页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篇)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1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

像,是土地劣化演化的极端形式之一。广西和贵州等地本来就有大面

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

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快速流失,最终地表只剩下不能种

任何植物的石块。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其中广西碳酸岩占全

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山地区

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淡薄、缺

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

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

〔2〕成因机理

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力量强,成土过程缓

慢。据资料显示,每形成1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

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

易消失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缘由。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

区地表曲折破裂,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

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

漠化。

三、岩溶山区特别的土体剖面结构加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

第1页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篇)--第1页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篇)--第2页

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

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

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

化。

四、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300mm,

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

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

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掩盖,故春季和初夏

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进展。

五、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

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快、

密度大,加上素养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

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六、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

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山区常常发生,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

了严峻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水分环比泥沙环比

山地石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纳落后的顺坡耕

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3〕合理的治理方案

一是实行砌坎培土的方式,增加土层厚度;二是实行林农混种

的方式,实行以耕代抚;三是实行兴修蓄水池方式,保证林竹生长供

水需要;四是实行封山禁牧的方式,禁止人畜践踏,增加林草植被;

第2页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篇)--第2页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0篇)--第3页

五是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壤改进、施肥,促进林竹生长。四、多部

门联动。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贫困山区生态环境

的改善、群众的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仅靠林业部门一家的努力难

以到达效果。因此,政府把林业、国土、财政、农业、粮食、水

文档评论(0)

139****67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