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某引水工程船闸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城区某引水工程船闸施工组织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区某引水工程船闸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xx引水工程xx船闸工程是xx引水工程的配套工程之一,位于相城区xx工业区xx处。

xx船闸由上下游闸首、翼墙、导航墙、消力池及闸室组成,全长约332.8m,其中上闸首长15m,下闸首长9m,闸室长110m。闸首净宽8m,闸室净宽12m,闸首最大高度11.8m,上下游闸首均设平板钢闸门及卷扬式启闭机,闸门尺寸为7.94m×5.2m(宽×高)。上闸首顶部设交通桥与工作桥,下闸首顶部设人行桥与工作桥,交通桥宽度9m,工作桥宽度为3.6m,人行桥宽度2.5m。

工程区地质为软基,船闸各构筑物下均设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方桩尺寸为300mm×300mm×5500mm。

1.2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本合同主要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包括:

(1)新建河道土方开挖及护岸工程。

(2)新建节制闸程:包括闸身及首部结构闸门与启闭机制作和安装、电气设备安装。

(3)新建地涵工程:包括涵管、闸门井及灌溉站的制安及土方工程。

(4)施工围堰围护与拆除及与上述项目有关的临时工程搭建、拆除、恢复和项目监理设施的购置与搭建、拆除、恢复。

1.3水文气象

工程所在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西北大陆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侵袭,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潮湿的夏季风控制。春、秋两季是冬、夏季风交替的过渡季节。本地区具有干湿冷暖、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基本气象特征为: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底气温-9.8℃,年平均日照1937.0hr,年平均降雨量1099.6mm,年平均蒸发量1283.8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4m/s,年平均气压

1016.1hpa,年平均无霜期321d。

1.4工程地质

1.4.1土层分布

工程区域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示的土层,依据其成因类型、土性、土的物理力学

指标等将其划分为十四层,各层的岩性、分布特征及土质情况如下:

①1层:灰黑、黑、灰色粉质粘土质淤泥,含大量有机质,呈流塑状态,层厚一般0.2~0.7m,局部较厚,达1.7m,xx河床中广泛分布,为近代河流沉积。

①2层:灰色粉质粘土、重粉质壤土,质软,偶夹小砂疆,层厚0.5~1.3m,分布区域较小。

①3层:灰色重粉质砂壤土,夹粘土薄层,局部为壤土,局部分布,层厚1.5m。

②1层:灰黄、棕黄夹灰、灰绿色粉质粘土,下部夹砂壤土,偶见小砂疆,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局部缺失,层厚0.9~2.2m。

②2层:棕黄、灰黄色重、轻粉质砂壤土,局部为轻粉质壤土,夹粉质粘土薄层,含云母,松散,中压缩性,分布广泛,层厚1.5~4.7m。

②3层:灰黄、黄灰色粉砂,含云母,偶夹粉质粘土透镜体,稍密,中压缩性,分布广泛,层厚2.1~6.0m。

②4层:灰色粉砂,含云母,中密~密实,低压缩性,场地区广泛分布,层厚4.5~8.4m。

③层:灰、灰黄、棕黄色粉质粘土,含铁锰质结核,硬塑~坚硬状态,中压缩性,分布广泛,层厚4.9~7.3m。

④1层:灰黄夹灰色中、轻粉质壤土,夹粘土薄层,偶见铁锰质,软塑~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广泛分布,层厚0.6~3.0m。

④2层:灰色轻粉质壤土,局部中粉质壤土,偶夹粉质粘土薄层,软塑~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广泛分布,局部未揭穿。

⑤层:灰色粉质粘土,质软,夹砂壤土薄层,偶夹粉质粘土薄层,流塑状态,中压缩性,局部缺失,层厚7.4~15.2m。

⑥1层:褐黄夹灰、灰绿色粉质粘土,偶夹砂疆,硬塑状态,场地区局部分布。

⑥2层:灰色粉砂,含云母,密实,低压缩性,场地区部分地段分布。

⑥3层:灰、灰绿色重粉质壤土,夹少量粉砂,软塑~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已揭示最大厚度2.4m。

1.4.2地震烈度

场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1.4.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①3、②2、②3、②4层砂壤土、粉砂含、透水、室内渗透试验垂直系数多为4×104cm/s,

具中等透水性。①3、②2、②3、②4层共同构成另一层上部承压含水层。

④2层轻粉质壤土,土质较均匀,该层具微~弱透水性,室内试验垂直渗透系数1.7×10-6cm/s,④2层构成下部承压含水层,上覆③、④1层粘性土为其隔水顶板。下部⑤、

⑥1层粘性土为其隔水底板。⑥2层为粉砂,具中等透水性,构成另一层承压含水层,⑥、

⑥1、⑥3层分别为其隔水顶、底板。

本工程勘察期间,在部分探孔内进行上部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观测,导管打入粘性土②1层隔离河水,钻孔深至②4层,24h后,测得钻孔内承压水位为

文档评论(0)

办公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办公报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