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十年
?
??
?
?
?
?
?
?
?
???
?
?
?
?
?
摘要:通过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说明有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用聚合物制品应具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关键词:安全社区;事故;伤害;四川模式;7+N;民生工程;城市安全
1.前言
“安全社区”雏形诞生于1975年的瑞典,旨在解决意外伤害这一影响公众安全的主要问题。2002年3月,由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理念和经验引进我国,随后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快速发展。四川安全社区建设从2009年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到2019年,历经了10年的时间,这10年来,全省安全社区建设蓬勃发展,成果显著,截止2018年底,我省现已建成国际安全社区1个,国家级安全社区46个、省级安全社区757个(其中整区评定5个),安全社区建设覆盖全省21个市(州)、150余个县(市、区),惠及3000余万人。
?
四川模式
我省安全社区建设经历了试点探索、有序启动、全面规范、深化提升、常态化推进的发展过程,发展迅猛,这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自2013年起,四川省委省政府连续7年将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全省民生工程之一全力推进。
建设过程中,我们大胆实践和开拓创新,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完善,逐步摸索出一套有助于长远发展的“四川模式”。一是党政齐抓推动建设。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建设要求,成立了省、市、县(区)各级层面的领导小组。建设单位成立了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全体上阵,作为“一把手+班子”工程大力推进。全省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安办牵头、部门联建、公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纳入民生工程统筹建设。省财政从2012年到2018年,投入资金2亿多,地方各级财政专项投入超过6亿元,撬动社会投资超过300亿元,建设资金得到有效保障。三是政策先行规范建设。出台了全国首个安全社区建设的省级地方标准《安全社区建设与管理基本规范》,制定了《安全社区评审员管理办法》《安全社区建设持续改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形成了覆盖备案启动、初次建设、证后管理、日常运行的全过程管理体制,安全社区建设水平不断规范提升。四是推出“7+N”模式重点建设。“7+N”即要求每个建设单位规范建立一套安全管理制度、一个安全文化阵地、一条安全示范街、一个安全示范校园、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一套隐患排查治理表格、一支应急救援示范队伍+N个安全促进项目,确保辖区群众更好地享受安全社区建设成果,切实得到安全环境的提升和安全条件的保障。五是跨界合作协同建设。与共青团省委、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建设了“四川省安全社区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协同创新基地”,免费为基层建设单位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与省红十字会联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与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建设。六是文化引领创新建设。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社会整体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以安全体验中心为引领,形成了一批安全文化广场、安全示范街、安全示范校园等宣传教育阵地,有效提高了安全宣传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省建成并运行安全体验中心(馆)40个,为公众提供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的安全体验服务,在群众中获得较好反响。七是搭借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研发了四川省安全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建设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备案、报告审核、评定等相关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
四川成效
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在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夯实“三基”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与伤害等方面成效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全省各基层建设单位共实施促进项目2.5万余个,排查整改各类隐患近50万余条。通过对2018年建设的92家“四川省安全社区”民生工程目标单位统计分析得出,建成单位工作场所事故起数、道路交通事故起数、火灾事故起数和社会治安案件数量与建设前同比,分别下降47.02%、39.85%、49.64%和46.68%。
安全社区是预防和控制人为各种事故发生的有效管理模式,也是应对生态和自然灾害难以预测风险的有效模式。通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我省较好地提高居民的安全和防范意识,提高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使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能得到全民的广泛响应和有序落实。同时,通过安全社区建设,我省社区安全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机制上,逐步建立了策划、实施、检查、纠正的持续改进机制;工作上,一方面持续完善基础管理工作,一方面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策划与实施安全促进项目;方法上,以适用、科学为原则,加大技术含量,提高科学干预力度,减少了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内容上,坚持红线意识,民生至上、民安为本;效果上,实现了事故与伤害下降、意识与素质提升,社区居民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