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docx

实践育人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实践育人研究

现状、问题与展望

?

?

陈昊郑奕

摘要:梳理实践育人研究文献发现,研究者们明确了实践育人的内涵与价值,归纳总结出了各种实践育人模式,探讨了实践育人机制。然而实践育人的理论研究薄弱、实证研究缺乏、学科专业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深化实践育人理论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提高实践育人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实践育人;育人机制;育人模式

:G712:A

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科学设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丰富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强化社会实践教育。然而,当前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实践育人依然是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这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研究以实践育人为研究对象,从实践育人的内涵、价值、模式、机制等方面系统梳理前期研究成果,以期在深入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为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研究与工作提供启示。

一、概述

实践育人是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统称,包括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笔者以“实践育人”为主题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进行初级检索,检索出1987-2017年30年间“实践育人”研究论文共18330余篇,通过对数据库文献分析,描绘出1987年以来中国实践育人研究的基本情況和态势。

就研究数量而言,自1987年以来,实践育人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5年左右开始出现较大涨幅,当年“实践育人”研究文献数量增加到381篇,较2004年的263篇上涨了近44%,此后实践育人研究文献以每年近150篇的速度快速增长。就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者们对实践育人的模式进行了较多探讨,其中关于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有5519篇,占30.1%。专门探讨实践育人内涵的文献较少,研究者对实践育人工作现状的关注多于对实践育人理论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

(一)实践育人内涵研究

不同学者对实践育人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可以概括为“本体论”“中介说”“理念观”。

1.“本体论”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教育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这种特殊性突出体现在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不但是具有意识的人,而且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2.“中介说”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实践育人是一种教育途径,发挥着中介作用。有学者基于知识与能力相互转化的关系,认为“知识转化为能力离不开实践环节,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唯一中介。……大学生在参加各类实践的过程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运用以及发展,从而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从‘知识人到‘能力人的转化”。

3.“理念观”

基于现代教育理论,一些学者认为实践育人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学者认为,“实践育人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一种理性的、与时俱进的思维观念和教育观念。实践育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凡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的教育过程,由学生自主开展的,能够逐步形成高尚品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都属于实践育人的范畴。”

(二)实践育人价值研究

实践育人价值是指实践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梳理已有文献发现,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

就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言,这是实践育人最为显性的作用。有学者从课内外两方面分析,认为实践教育通过课内实践习得间接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外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创新而言,“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所以,实践是根本,是高素质的根本,是创新的根本。”。

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实践促进了人的道德、价值观等形成,塑造了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学者认为“一个人修养的提高需要一种实践精神,因为文化育人的效果在于内化。要把教育的施力点放置于促进知识内化的环节,强调文化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直至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与行动中的文化自觉。”实践教育塑造了完整的、健全的人。

就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来说,实践育人作为理念为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路径。有学者认为,“由于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被确立起来,必将带来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实践教育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由于实践教育架起了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有利于学校积极回应社会需要与时代要求,因此实践教育成为学校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切入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育人也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

(三

文档评论(0)

周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天堂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