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唐诗中的“红裙”意象
?
?
论文导读::唐诗中保留下大量对女性服饰的精彩描写,关于裙子的描写就有“红裙”、“绿裙”、“紫裙”、“罗裙”、“石榴裙”等,留下了无限的文学想象。本文就唐诗中的“红裙”意象加以探讨和研究。
论文关键词:唐诗,“红裙”意象,服饰文化
?
《全唐诗》中,“红裙”这一意象共出现15次,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文人何以如此爱恋“红裙”?红裙在唐代是哪些社会层面女性的装束?看白居易的“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①、“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万楚的“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杜甫的“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韩愈的“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皇甫松的“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元稹的“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红裙委砖阶,玉爪朱橘”……
通观《全唐诗》中涉及“红裙”的诗作,把诗句放回到原诗中,不难发现,唐诗中涉及“红裙”的多是写妓女或者歌妓的,而只有极少的篇目是描写普通民家少女的——
唐代文人阶层与妓女的交游是很平常的事情,他们的社交似乎总离不开妓乐歌舞、红裙侑觞。如白行简的《李娃传》、蒋房的《霍小玉传》都是士子和妓女恋爱作品的典型代表。审视唐诗中含有“红裙”意象的诗篇,从题目看:万楚的《五日观妓》、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都是直写妓女或者说是歌妓。从诗歌前后语境看:白居易《杂曲歌辞·小曲新词》“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写的是歌妓。韩愈的《醉赠张秘书》:“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写的是与歌女畅饮的场面。元稹的:《晚宴湘亭》“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写的是观歌舞妓跳舞夜饮的场景。其《闺晚》“红裙委砖阶……夜色侵洞房”也不是写闺中少女或少妇之怨,这里的洞房乃是青楼妓馆中妓女接待客人的房间。白居易的《江楼宴别》“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缥缈楚风罗绮薄,铮鏦越调管弦高”乃是与歌女离别夜宴的场面。白居易的“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乃是追忆与歌妓美好的往昔,其《山石榴花十二韵》“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是作者将歌舞妓比作石榴花的咏物之作。李郢的《自水口入茶山》“蒨蒨红裙好女儿,相偎相倚看人时。使君马上应含笑,横把金鞭为咏诗”是写与妓女的缠绵悱恻。韦庄《赠姬人》“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请看京与洛,谁在旧香闺?”是写给姬妾的,告诉小妾不要嫌弃自己贫穷,调侃的说出富贵之家大多喜新厌旧的习性。皇甫松的《采莲子二首》“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则是唐诗中极少的用“红裙”写少女的诗篇。
妓女或者歌妓,在现代社会称之为“小姐”,她们真的清一色的都穿红色的裙子么?社会其他阶层的女性就不穿红裙子了么?似乎不是,《红楼梦》中王熙凤初会乡下人刘姥姥时“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②凤姐是荣国府的当家人,自然是贵妇人的装束,可见“红”不仅仅歌妓们的专署。
唐代的经济繁荣,其服饰可谓百花齐放。妓女虽靠出卖色相为生计,却深知服饰的艺术效果,她们在服饰方面更是极尽所能、别具匠心。每个朝代消费时尚流变从妓女的服饰上便可看出,她们的着装常是开一代服饰之先河——是服饰革命的急先锋。所以,她们不可能一色的穿着红色的裙子,那就太雷同、太煞风景了。福建师范大学李连秀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隋唐五代时期下层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一文中提及:“白居易《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有‘郁金香汗裹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由此可见,盛唐妓女流行红裙之盛。”【1】李连秀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正如古代把妓院称之为“青楼”、“怡红院”、“勾栏”、“烟柳之地”,把妓女称为“红裙女儿”,甚至“红颜知己”一样,把妓女称为“红裙”是文人士子对妓女的一种感性表达或委婉称谓。在语言学中,词有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之分,理性意义如:桌子、椅子、茶杯、妓院、妓女,色彩意义如:“子衿”表男青年、“结绿”表美玉、“勾栏”表妓馆……“神女”、“勾栏美人”都指代妓女。“怡红院”、“红颜”、“红裙女儿”……这些带有“红”字的词似乎更多的与妓女有关系(《红楼梦》中贾宝玉命名之“怡红院”,以及唐宋诗词极少的用“红裙”来指代民家女子的不在此列)。而李连秀的理解就有些狭隘、偏颇,甚至把诗歌理解的太过于僵化、死板了。在中国古代,最初把红这个字用在花上,如张籍的“新红旧紫不相宜,看觉从前两月迟”;因为女儿如花,文人又喜欢把红这个字用在女儿身上。如“当户理红妆”③、如王勃的“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都是指女性……文人士大夫与妓女的交游甚至相恋,大都建立在尊敬的基础上,所以可能不愿意直呼为妓,而更愿意采取较为委婉的称呼,比如“红颜”、“红裙”、“红裙女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