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pptx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诗歌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鉴赏诗歌中的用典和对比手法,分析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3、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一)走近作者(知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曾随耿京在山东起兵抗金,后在南宋先后任建康通判,江南、湖南、湖北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只能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著有《稼轩长短句》,奏疏《美芹十论》《九议》等。;辛弃疾诗句积累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

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4、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水调歌头》

5、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菩萨蛮》

6、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鹧鸪天》

7、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虞美人》

8、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贺新郎》

9、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

10、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贺新郎》

11、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玉楼春》;(二)背景资料(论世)

本词作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宰相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辛弃疾受命知镇江府,镇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任后,一方面,他积极派遣侦探了解金国虚实,进行军事进攻的准备;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南宋朝廷上下一片北伐声,激起了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然而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令他忧心忡忡。;(三)解题

①永遇乐,词牌名;

②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③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

④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伤今。;用典;【预习自测】

解释下列词语:

①草草:

②北顾:

③神鸦:

④社鼓:;;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⑴孙权有何作为?⑵“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是什么?⑶这表现词人什么情感与立场?;2.典故二: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⑴刘裕有何表现?(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统治者的不同表现)

⑵作者写刘裕寄托了哪些情怀?;3.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⑴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⑵作者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有何用意?;4.典故四: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⑴“烽火扬州路”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⑶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整个扬州路都有金人劫掠。侵略者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悲惨景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影射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以对此表示不满,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5.典故五: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⑴廉颇的处境如何?⑵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⑶“凭谁问?”的“凭”如何理解?⑷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运用对比。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如: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

用与相比,这是以历史上的英主与庸才之比,用以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用与

文档评论(0)

188****14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