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乐歌与视唱练耳的萌发.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堂乐歌与视唱练耳的萌发

?

??

?

?

?

?

?

?

?

???

?

?

?

?

?

摘要:沈心工于1904年至1907年编写了《学校唱歌》三集。该歌集为简谱,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学堂歌集之一。为了当时学校普及和国人对加深西方乐理知识迫切需求,在歌唱集卷末附以部分乐理的解说。如《学校唱歌初集》,卷末附有“乐理撮要”,分五节讲述界说(定义)、时间(音的长短)、高度(音的高低)、势力(音的强弱)和歌唱卫生等基本乐理知识。虽然是简谱歌集,但作者在“乐理撮要”说“本书写曲概用简谱以便初学,惟教师不可不知正谱,故于乐理撮要中仍将二谱之音符及写法两两比附,乐者自易贯通。”因而采取简谱与五线谱对照讲解的方式,介绍五线谱知识。

关键词:学堂乐歌;视唱练耳

1906年4月辛汉编的《唱歌教科书》也附有乐理撮要,简明记述了谱表、音部记号、音符、休止符、小节、拍子、音阶、升降本位记号等。辛亥革命后,沈心工重编《学校唱歌》,选用了不少德法英美的民歌和学校歌曲的曲调,为《重编学校唱歌集》六集(1912年10月上海文明书局出版)。此后,沈心工再扩大了教材的视野,选编了我国的民歌和我国音乐家的创作歌曲进入学堂乐歌。

查阅当时的一些文论史料我们了解到:

1.学堂乐歌在当时的地位——是中小学的必修科。勿庸置疑,该课程在当时较受重视。这在保三1904年所作之《乐歌一斑》中可以了解到。其文写道“唱歌为小学必修科之一”,“徒知武勇而无音乐调和,则小学校科目之不完全”;王国维1907年作《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写道:“今日教育上有一可喜之现象,则音乐研究之勃兴是也,二三年来学校唱歌集之出版者以数十计。大都会之小学校亦往往设唱歌一科……”从性质上看,学堂乐歌的教唱同我们现在的视唱课是同质同源的。其教唱方式,较为生动,如《乐歌一斑》中写道“同班生徒,同唱一歌,调其律,和其声,互相联合,声气一致,可引起儿童之共同心。或单独唱歌,或共同唱歌惟教师指导得意,使生徒各臻上乘,而下乘者自愧不如,可引起儿童之名誉心”

3.学堂乐歌的教唱要求,及当时的教唱情况在李叔同留学日本办的《音乐小杂志》可以看出:其一,在当时“音准”是学堂乐歌的首要要求;其二,强调了唱歌时需有音乐感受,及对音乐的理解。如在《音乐小杂志》中收录的息霜(李叔同的别号)1906年所作之《昨非录》,谈及了他对学唱歌及其要求的观点:“宁可生不可滑,生可以再练,滑最难医”,“初学唱歌者,以琴和之。殆发音既准,则琴可用可不用也。唱歌发音宜平,忌倾斜。吾国近出唱歌集,皆不注强弱缓急等记号。而教员复因陋就简,信口开河,致使原曲所有之精神趣味皆失。风琴踏板与增声器,皆与强弱有关系,最宜注意。十年前日本之唱歌集,或有用1234之简谱者,今则自幼稚园唱歌起,皆用五线音谱。吾国近出之唱歌集,与各学校音乐教授,大半用简谱,似未合宜。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即高唱‘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未谙,即手挥‘5566553’之曲。此为吾乐界最恶劣之事。余昔年初学音乐,即受此病,且余所见同人中,不受此病者殆鲜。按唱歌者,当先练习音阶与音程。学琴者,当先学练习之教则本(初学风琴者,大半用风琴教则),此乐界之通例,必不可外者也。(今日本音乐学校唱歌科,以唱曲为主,一年之中,所唱之歌不过数首。)……吾国学琴者,大半皆娱乐的思想,此固无可讳言者也”。

4.为达到唱歌声情的融合,谈及声乐的发声方法。在索树白1918年作《乐歌基本练习绪言》写道:“第考教育部令中学校师范学校乐歌科课程,须注重基本练习。诚以基本教练,为练习乐歌必经之阶级,有使学者发音正确,肺脏发展,身心上获至大利益之关系,尤为初学所当特别注意者也。”

学堂乐歌中的“视唱”涉及了识谱教学及较粗略的音乐表现,但从本质上看,笔者认为其同我们今天的视唱练耳课的“视唱”是相同的。学堂乐歌的看谱唱词、唱曲就是“视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堂乐歌时期的乐歌教唱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并普及于国人的途径之一。如果萧友梅与易韦斋在1924年合作编辑的初级中学唱歌课教科书——《新学制唱歌教科书》,是当代音乐学家视为视唱练耳课正式输入中国的标志的话。那么沈心工1904年编的《学校唱歌集》在历史的角度如何定位?现在笔者试将萧友梅与易韦斋合作编辑的初级中学唱歌课教科书——《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与《钦定学堂章程》确定学堂开设“乐歌”课使用的教材——《学校唱歌》作一比较。

萧友梅与易韦斋合作编辑的初级中学唱歌课教科书——《新学制唱歌教科书》,共有三3册,1924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具有下面一些显著的特征:其一,教科书明确标注使用对象为初级中学学生及相同程度的学生使用,如在第一册附注写道:“初中一年级与旧制高小三年级相等,高小三年级唱歌科当然可用此书。”可见,其不是一般的唱歌的歌本意义,而是一套循

文档评论(0)

159****1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