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家庭教育的原因剖析与利弊分析.docx

密集型家庭教育的原因剖析与利弊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密集型家庭教育的原因剖析与利弊分析

?

?

易欢欢程红艳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焦虑”成为萦绕在家长心头挥之不去的霾,由此出现的“鸡娃”等现象甚嚣尘上,加之一些影视作品和媒体的推波助澜,让孩子成长中的每个重要他人都谈“娃”色变。“鸡娃”等现象引发普遍关注的问题是“教育内卷”:对受教育者来讲,付出的越来越多,获得的成長空间却越来越逼仄;对教育者来讲,潜心探索的素养教育改革遭遇由于“鸡娃”而出现的应试教育的拦阻。实践中,我们的家长不明就里地卷入了“鸡娃”的队伍,而我们的孩子则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教育内卷”的受害者。这种“鸡娃”式的家庭教育被教育研究者称之为密集型家庭教育。那么,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认可密集型家庭教育,它符合教育规律吗,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吗?本期,本刊邀请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就密集型家庭教育的原因与利弊进行分析和阐述。

20世纪初以来,卢梭所倡导的自由成长、遵从天性的自然教育被普遍认可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优的现代教育方式。然而,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教育民主化与普及化的运动浪潮,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学历社会的诞生促使人们深刻意识到学历教育的重要作用。与之相伴,与自然教育理念截然相反的密集型家庭教育在欧美国家应运而生。与崇尚“静待花开”的慢教育式的自然教育不同,密集型家庭教育倡导家长更加积极地干预儿童生活,加快其成长步伐。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推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随着受教育程度高的中产阶层家长比例大幅提升,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在中国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趋势。“鸡娃”和“牛娃”①现象便是其中的典型形态。世界范围内,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流模式。本文旨在厘清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涵义与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利弊,进而提出建构适度密集型家庭教育的策略。

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涵义与特征

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们全身心投入子女教育事业,对儿童的成长持续关注和及时回应,期待促进他们的智力、技能、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力等俱得到最佳发展。

1.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涵义

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也被称为“直升机育儿”①或“精细育儿”,是指以子女为中心,父母时常插手并强烈干预子女生活,为其安排密集学习活动的教育方式。[1]“密集育儿”概念最初是由莎朗·海斯(SharonHays)在其著作《母亲的文化矛盾》中的“密集母亲”一词引申而出,她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专家指导、情感吸收、劳动密集和经济昂贵”的育儿标准。[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在其对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中提出家庭教育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回应性。要求性是指家长是否对子女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子女去达到这些标准;回应性是指家长对子女情感亲密的程度及对子女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把家庭教育方式分为三类: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3]专断型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并对子女施加严格控制;权威型父母会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和具体目标,适当限制子女行为,通过理性方式塑造其价值观和影响子女选择。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则是同时结合了权威型和专断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元素。

2.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特征

密集型家庭教育方式的核心特征包含四点:高要求性、高回应性与高参与度、高时间密度与高经济投入。

高要求性。家长对子女期望高,为子女行为建立高标准,严格要求并持续敦促子女达到标准,但不是采用强迫服从、辱骂、体罚等极端手段,而是与子女进行理性商讨,采用讲道理、榜样示范等方法进行教育;家长在子女心中拥有权威地位,教育虽严格但民主,会在尊重\理解子女基础上对其提出适当要求与规范。

高回应性与高参与度。家长深信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子女教育并时刻关注子女动向,积极响应其各种成长需求,才能达成为子女营造幸福未来生活的目标。家长积极参与促进子女发展的日常互动与学习活动,通常采用夫妻双方共同参与、协调推进的“协作培养式”教育。[4]及时回应子女的需求,密切关注他们的任何动向,如在校表现、课外活动情况,甚至是他们的朋友及对方家庭状况等,给他们提供众多支持以帮助他们成长。并且,家长陪伴不局限于单纯陪同与“在场”,而是追求高质量的互动成效,如在日常亲子互动中贯穿着对孩子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的训练。

高时间密度。家长会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投身子女的教育事业,直接为子女规划好系统的、结构化的时间行程。家庭业余时间被各种教育活动与文化活动占满。调查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后,多国父母的育儿时间(用于阅读与交谈、亲子游戏、学业指导等活动时间)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例如,在美国,2012年父母在这些活动上花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的3.5倍,从每周小于2.5小时增加到每周8小时以上。[5]

高经济投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