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
金庆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催化作用下,初中语文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巧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关注初中语文,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得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
:G633.3:A:1672-9129(2017)12-0184-02
Abstract:underthecatalysisofthenewcurriculumreform,thejuniormiddleschoolChinesedaretochangethetraditionalteachingmode,itattractstudentsfocusonmiddleschoolChineseteachingsituation,soastoarousethestudentsenthusiasmandinitiativetostudyChinesemakesthelanguageteachingqualityenhancesunceasingly.
Keywords:juniormiddleschoolChinese;Situationalteachingmethod;Theclassroomteaching
前言:
语文中情境教学法是将课文文本转化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学会了解作者意图、体味人物心理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文章的内涵。这是转变课堂教学思路的一大创新之举。
1在初中语文课堂引入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1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教学的难度增大,不免学生会对初中教育产生不适应的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境教学法会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活跃起来,通过一定的情境设计,勾起学生的兴奋点,赢得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文理解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之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都会有所增强,从而学生会更加适应初中的学习状态。
1.2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
一般的语文教学课堂全凭教师的讲解,单调的课堂情景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但情境教学法的主角是学生,学生在一定的创设情境下将抽象、晦涩的课文转化为动态、活泼的场景之中,学生人人都想参与其中。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学生可以快速的投入在课堂教学中[1]。于是课堂气氛被点燃,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下,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3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水平
由于语文课文所选文章历史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而情境教学法则是将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与语文阅读有机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会体验到各种生活,理解不同人的所思所想,情境教学法就是帮助学生体味不同的人生百态,在不断体味的同时语文的鉴赏水平也得到了进步。
2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
2.1从影视作品中揣摩人物形象
影视作品是很好的情境预设,能帮助学生走进人物心理,影视作品是对文章的二次演绎,所以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不同,主要是电影与小说的视觉角度的不同,在影视作品中会侧重表现人物形象,对于学生理解人物有很大的帮助。七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是《骆驼祥子》,由于小说的时代背景离学生实际生活太远,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兴趣阅读这本小说,单靠教师为他们讲解,这会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如果直接要学生记忆《骆驼祥子》的基本知识,无疑是“填鸭教育”。因此,无论学生对小说是否了解,都可以采用影视作品的情境导入,对于不熟悉小说的同学来说,看电影的过程就是帮学生理清小说结构、分析人物,如果就此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会自动找来小说阅读;对于已经读过小说的学生来说,看电影无疑是帮助学生回忆小说故事,可从中体会出小说与影视剧的观察角度的不同。在观看作品后,配合教师的有效引导,就会使学生轻松分析人物形象,进而得出小说的主旨。
2.2將生活情境融入课文理解之中
艺术也是在生活中得以创造的,帮助学生将生活的体验带入课文之中,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进行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尽量找到与课文中的形象匹配的生活形象,有助于唤起学生情感的宣泄[2]。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学生有幸学习到了杨绛先生的《老王》,老王为了生活而奔忙,即使是身体有疾病也没钱去医治,这会启发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祖辈的辛勤劳作,此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从祖辈那里听到的故事,说出自己听到时的内心感受,这样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鸣,从而会找到与课文中相同的情感表达,使得学生能真切明白到作者杨绛在创作文章时的思想感情。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中,教师可以趁势让学生继续探讨现代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
文档评论(0)